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1752 10
2017-04-10
记忆形成的奥秘:以前说的不对!

关于记忆,最新的说法是......以前的说法都不对!

这个发现甚至让做出这一宣布的科学家们自己都倍感吃惊。

美国和日本科研团队发现,记忆是这样发生的:人脑把信息“备份”,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带入坟墓。


以前的说法是,先有短期记忆,然后慢慢转变成长期记忆。

做出最新宣称的科学家们形容这无异于“记忆规则的华丽重写”,虽然他们自己对此也很意外。

孰先孰后

关于记忆,以前是这么说的:人脑的两个部分深度参与了对个人经历的记忆:海马体和皮层。海马体先制作短期记忆,之后逐渐转变成储存在皮层里的长期记忆。

这个解释兴起于1950年代。

当时有一位名叫亨利·莫莱森(Henry Molaison)的患者,在接受癫痫手术时海马体受损,丧失了储存记忆的功能,但手术前的那些记忆却还在。

当时学者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解释是,这是因为海马体生成的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存入”皮层,故得以保留。

然而,理化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回路遗传研究中心(Riken-MIT Center for Neural Circuit Genetics)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当然,他们的实验是在小白鼠身上做的,但据信也适用于人脑。

实验本身之高、精、尖,细节可能外行不宜,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仪器和操作来观察记忆的形成过程,即脑细胞群对电击的反应。

然后,研究人员用光束射入大脑来控制神经元的活动,就好比把记忆当成开关来开启和关闭。

结果发现,记忆有两个同时生成的版本,一个在海马体,一个在皮层。

实验室的那只小白鼠最初几天没有用皮层里的那个长期版本的记忆,因为科学家把它们的海马体内的短期记忆关闭后,它们就忘了电击这回事。

但是,通过操作把皮层的长期记忆激活打开后,小白鼠们就记起来受过电击了。

突破!电脑连接大脑"植物人"恢复交流

科学家:医学研究急需更多人捐献大脑

科学家们认为,长期记忆在形成的初期是不成熟或者是“沉默”的,而海马体和皮层之间的联系假如受阻,那么长期记忆就永远无法成熟。

这说明大脑的这两部分仍有某种关联,重心还是会随着时间推移从海马体向皮层转移。

这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目前还只是科学层面的发现,但这项发现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潜力不容低估。

比如,它能够帮助人们更细致了解老年痴呆症患者脑子里在发生什么?是否还在生成记忆,是否生成的记忆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激活、调取?

更细致的了解是寻找相应治疗方法的基础。
转自:http://www.zaobao.com/wencui/social/story20170410-74688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4-10 20:5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0 21:08:0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0 21:24:29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1 02:54:58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1 02:57: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