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651 7
2009-09-13
高版宏观经济学第四版第438页说,如果把折旧和间接税考虑进来,恒等式也是成立的。自然,间接税很容易理解,无外乎流进了C,S,T,M中,但是,书中谈到恒等式涉及折旧时,只是简单的将折旧加到I,S中。感觉不甚妥当。以简单的两部门来说,I=S,I中自然可以包括折旧,但S中包含折旧合适么?S毕竟是个人储蓄,而折旧的价值并非社会真正创造的新价值,能成为个人储蓄的一部分么,感觉应该将此等式调整为I=S+D D代表折旧的价值,这样更容易理解。不知各位朋友有什么高见?盼赐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3 15:29:51
S不仅是个人储蓄吧。高的书里似乎没有提到企业储蓄这个问题,实际上如果未分配利润不为0,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是可以看成储蓄的,这个储蓄加上折旧,就是企业的总储蓄。因为有人说,折旧是企业提取出来的,实际上是早已经付出的成本,但是提取出来后又并没有马上用来重置成本,因此,未分配利润+折旧=总储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15:45:04
如果这样理解,当然说得过去,不过高的书中明确指出S是私人储蓄,可能认为未分配的利润也必然是私人的,只是苦了折旧啊,该流向哪里呢,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16:05:53
私人储蓄包括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16:27:32
恩,有道理,不过还是书上讲的有点问题,它用的是“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高版第四版438页),我看有的人将折旧理解为“折旧也可以表示为储蓄”,这样倒也可以,只是在具体计算中容易误导(如高版444页求个人储蓄,310是没错的,但如果在计算时将个人储蓄理解成了包含折旧,答案就成了810。这需要在计算时弄清楚,折旧不会真的会成为个人储蓄。所以还是建议将折旧(未分配利润则可以看作是归入居民的C,S部分))明确在恒等式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21:10:40
我也在为这个问题困恼呢,折旧一会算一会不算,那道储蓄等于310的题目我就算成了810,没有扣除折旧,结果发现和答案不符,我现在还没弄懂什么样的问题要算折旧,什么样的不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