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45 9
2005-11-12

在我的家乡,现在正在流行一种民间的资金借贷方式,听我父母说这在解放前就有了,只是最近几年又兴旺起来!

对于其收益,风险,这种形式对资金配置是否是有效率的,还有如果其范围继续扩大对是否会影响到银行业,请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民间俗称“靶子”

他是由一个叫做“靶头”的人发起,各家自愿参与,一般规模都在30-40户左右,具体操作是,每个月每一户向靶头上缴比如500元,那么第一个月上缴总额是(假设40户)20000元,这20000元收齐之后由这个月需要用钱的那一户接走(俗称“接靶”),到下一个月也同样,40个人组成的“靶子”要持续40个月,每户仅有一次“接靶”机会,接靶之后,从下个月开始每月上缴额增加10%,就是说接靶后每月应缴数额由500变为550元,这样,在最后一个人接靶后,靶子结束,互不相欠。靶头每月抽取比如50元的手续费,如果本月无人自愿接靶,则采取抽签决定!

请大家各抒己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2 14:33:00
每人回呀,自己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2 17:25:00

民间借贷其实也是无奈之举,那些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依靠国家政策获得大量政策性贷款,造成商业银行亏空很大,再加上本身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本身信息就不对称,更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如果没有民间借贷,中小企业到什么地方去融资,仅仅靠自有资本去生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2 21:30:00

有点类似于住房公积金。可以说老百姓很有创造性,科斯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原因,从而开创制度经济学,但他也未见得能设计出这种制度。老百姓是有智慧的,就像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很好的创造。

农村金融存在制度性欠缺,这当然是无奈之举了。尤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形同虚设,没有为农民解决问题,甚至当初农民投入的基本股本都收不回来,这些年一直在抽农村的血,改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2 21:44:00

这与福建、浙江一带的标会差不多

可以参见郑振龙,林海发表于《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的《民间金融的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分析:来自标会的检验》

【摘 要】本文根据标会的内在机制分析了标会参与者的现金流特征,提出了运用折扣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标会参与者盈亏状况的模型和估计标会利率期限结构的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可验证性假设。为了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本文使用了东南沿海某个民间金融十分发达地方的某些成功的标会案例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基本上都证实了理论分析提出的假设,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的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21:50: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3 16:01:00

楼主再说清楚点,到底怎么算的,第二个月开始是每户都上升到550元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