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9-10-11 10:14:09
jackloo 发表于 2009-10-11 10:04
建议你加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方面的知识。
是否以偏概全,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两者是不同的。
vkjs
如果不合乎形式逻辑,辩证唯物主义毫无用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8 16:40:24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8 17: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8 17:24: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9:34:01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16:44:21
继续顶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1 17:08:31
这讨论的都有问题。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在马克思的方法论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而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逻辑,剥削发生在生产的层面上,是个生产的范畴,而并非首先是分配问题。
其次,什么叫剥削?定义说得很明白,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就是剥削。剩余劳动是1个小时,也是剥削。所以,判断剥削的标准不是为谁劳动了、劳动了多少、最后拿到了多少,而是是否有剩余劳动被别人无偿占有了。剩余劳动、无偿、占有这三个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再次,自己摆个摊子干活显然不是剥削自己,因为剥削是个关系的概念,而不是个要素的概念,就像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黑色都变成白色,说煤球是白的也没什么不妥。如果没有人来占有你的劳动(剩余劳动),哪来的剥削?
最后,从物量上来说,如果我为资本家打工每个月挣1000万,自己开个裁缝铺每个月挣1块钱,那肯定是前者好于后者。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绝对不是物量的批判,即绝对不是使用价值的批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是赚取越来越大的利润(即价值增殖),而价值背后是一种权力关系(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下,一切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而资本家则是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者。因此,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一,是将其视为价值增殖的社会,进而批判价值背后的权力关系。不要搞错了~

1# 天涯诗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9 14:01:26
37# la2005
一,生产过程只决定了成本,而不能决定价值。而价值没有交换过程是不能武断地确定的。交换过程本身就是个分配过程。
二,第一个问题不首先解决,所谓剥削不过是臆想。
三,例子的举出根本就不是说明使用价值而是在说明价值。
四,本贴不欢迎马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11:36:31
继续顶起来.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1618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11:28:03
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15:10:27
25# 天涯诗客

"高级与否,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教授,是不是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有益的劳动?是或不是,应当由谁来判断?"

由谁说了算? 这个与社会制度无关。

教授一般比讲师的贡献大,但是前面例子中的教授之所以成为教授,是因为国家培养了他。所以即使应给与他奖励,也只能是一次性的,而不是让教授凌驾于讲师之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15:44:06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12-30 15:10
25# 天涯诗客

"高级与否,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教授,是不是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有益的劳动?是或不是,应当由谁来判断?"

由谁说了算? 这个与社会制度无关。

教授一般比讲师的贡献大,但是前面例子中的教授之所以成为教授,是因为国家培养了他。所以即使应给与他奖励,也只能是一次性的,而不是让教授凌驾于讲师之上。
无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10:24:56
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搞的如此复杂,我印象中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回答过这个问题,你自己找来看看吧!或者你去问余斌吧,他会回答你的!去他光明网博客留言!他会回答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11:21:38
索然因没味而去也,青水来回答这位师兄吧。
1.汝之所以创业失败,是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吞并。
2.汝打工,受剥削,是因为公有制分配还没有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12:16:50
请你解释一下:一个人自己创业,起早贪黑,最后血本无归;而去为别人打工,早八晚五,月收入一千,二种情况,后一种是否就一定受到了剥削?



注:我们可以假设那个创业者是开了一家小裁缝店----自已揽活,裁剪和缝纫;.而她后来则是去了某资本家办的服装厂作缝纫工.
当然,这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

======================================================
一个人创业失败,如果他是个体劳动,则是无剥削的创业失败。如果他是老板,则是剥削的失败。

一个人个体劳动,挣钱少。去老板那里上班,挣钱多。这种情况,不能否定剥削的存在。至于说,就这种特定情况来看,剥削好,不剥削坏,并不能否定剥削的存在。

有的人是自由民,住在山中,饥寒交迫。当他做了奴隶,能够保证温饱。
这种情况,一方面看,当奴隶好。另一方面看,存在奴隶。

天兄应当分开来看,来说,不要把许多事情混为一谈。应当各帐各算。
一是剥削是否存在的问题。
二是剥削在什么情况下,对比什么来说,它是好是坏的问题。
三是剥削的失败与成功问题,也可以看成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问题。
四是剥削在历史长河当中,对人类整体来说,纵横来看,比较来说,如何评定其好,其坏。
五是分清名实。号称公有,不一定公有。号称私有,资本主义,可能是法治问题而导致的进步,福利。要看实质。
六,学术性的要求是,设想有一个企业,有一定生产资料,有一定人员,假若实行资本主义,同时又实行社会主义,分别会如何,如何作出学术的比较和证明?

逻辑分明,思维清晰,是一种要求。这种要求大家谁也做不到,但是尽量去做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12:17:55
索然 发表于 2010-1-6 10:24
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搞的如此复杂,我印象中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回答过这个问题,你自己找来看看吧!或者你去问余斌吧,他会回答你的!去他光明网博客留言!他会回答你的。
拜托,不要把我当球踢好不好?即使当球,偶也不想当目前国人脚下的球.
看书?我有疑问,恩也不会回答我.
余斌的话很权威么?没看出来.更何况他可是非博士或教授不论的.----鄙人一介草民,非博非授.更更何况他在我这已经..........
简单么?马克思可是费了好多篇幅研究剥削问题的.
鄙人只问索然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7 09:51:08
索然说让我向余斌请教主贴的问题。使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余某人的一个贴子中说过的话,今费了半天力才找到:

假定消费者偏好具有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连续性和强单调性,那么,存在着一个能代表该偏好的连续效用函数。

其中,强单调性假设是指,只要增加一点东西就会比原来更好,而无论原来已经是多么好了,总之是“多多益善”。这意味着即使边际效用递减,也不会导致负效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161837
本人不才,仅有一点点数学知识,且多年不用,几乎已经忘光。不过好在依稀记得个别知识点。
记得所谓严格单调性(余称这为强单调性)是指,对于某一函数,在自变量的某一定义域内,其变量恒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则称之为在此定义域内严格单调增加。如果其变量恒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则为严格单调减少。那么这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函数而言,其单调性总是某种条件下的单调性。而余某人如果不是无视这一点的话,就是有意识地抛弃同一函数也可以有严格单调减少这一性质。并以此得出结论,“这意味着即使边际效用递减,也不会导致负效用。”可见此人为了批判竟然……不好听的,就不说了。
而事实上,就一个理性人而言,如果他可以正常对自己的满足水平进行判断的话,那么当他的消费某种产品达到他所认为的最大满足时,他将停止继续消费这种产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为一个效用函数规定一个定义域。超出这个定义域,则在经济学上无意义。 如某一恩格尔函数即如此。那么这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余某人的说法都是不合理的。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因人们能否实现对其存在的证明而存在。因此,如果说效用函数不存在的话,那么无疑就等于说,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此,社会生产就不需要计划了,那么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者们还鼓吹计划经济干什么,不如真接叫做规定经济更恰当。消费者偏好变化规律,并不因为人们证明它存在而存在,而只能是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如函数或几何图形)使其更直观。进一步地说,如果说消费者不存在一种偏好变化的规律,那么就无疑等于在说消费者的消费量与满足水平之间没有一种本质的联系,这本身就是与马哲原理相悖的。一个以捍马为己任的人,竟然认为效用函数概念是一种虚无。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向这样的人请教问题?我看还是省省力气吧。
我不知道索然先生欲把我的问题推给余斌,是因为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呢,还是认为这个问题太小,从而不屑于回答,而余斌才是合适的人选呢,还是想给余某人难堪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