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然说让我向余斌请教主贴的问题。使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余某人的一个贴子中说过的话,今费了半天力才找到:
假定消费者偏好具有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连续性和强单调性,那么,存在着一个能代表该偏好的连续效用函数。
其中,强单调性假设是指,只要增加一点东西就会比原来更好,而无论原来已经是多么好了,总之是“多多益善”。这意味着即使边际效用递减,也不会导致负效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161837
本人不才,仅有一点点数学知识,且多年不用,几乎已经忘光。不过好在依稀记得个别知识点。
记得所谓严格单调性(余称这为强单调性)是指,对于某一函数,在自变量的某一定义域内,其变量恒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则称之为在此定义域内严格单调增加。如果其变量恒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则为严格单调减少。那么这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函数而言,其单调性总是某种条件下的单调性。而余某人如果不是无视这一点的话,就是有意识地抛弃同一函数也可以有严格单调减少这一性质。并以此得出结论,“这意味着即使边际效用递减,也不会导致负效用。”可见此人为了批判竟然……不好听的,就不说了。
而事实上,就一个理性人而言,如果他可以正常对自己的满足水平进行判断的话,那么当他的消费某种产品达到他所认为的最大满足时,他将停止继续消费这种产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为一个效用函数规定一个定义域。超出这个定义域,则在经济学上无意义。 如某一恩格尔函数即如此。那么这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余某人的说法都是不合理的。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因人们能否实现对其存在的证明而存在。因此,如果说效用函数不存在的话,那么无疑就等于说,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此,社会生产就不需要计划了,那么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者们还鼓吹计划经济干什么,不如真接叫做规定经济更恰当。消费者偏好变化规律,并不因为人们证明它存在而存在,而只能是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如函数或几何图形)使其更直观。进一步地说,如果说消费者不存在一种偏好变化的规律,那么就无疑等于在说消费者的消费量与满足水平之间没有一种本质的联系,这本身就是与马哲原理相悖的。一个以捍马为己任的人,竟然认为效用函数概念是一种虚无。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向这样的人请教问题?我看还是省省力气吧。
我不知道索然先生欲把我的问题推给余斌,是因为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呢,还是认为这个问题太小,从而不屑于回答,而余斌才是合适的人选呢,还是想给余某人难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