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782 47
2009-09-14
    本人在一个贴子中向索然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下:
    请你解释一下:一个人自己创业,起早贪黑,最后血本无归;而去为别人打工,早八晚五,月收入一千,二种情况,后一种是否就一定受到了剥削?


    索然先生回复说:当然是剥削!
     创业失败很正常,就象资本主义企业失败一样,有什么疑问吗!

    对此,本人想进一步请教:
    那么你说是剥削的理由是什么?而创业之所以失败说明了什么?


注:我们可以假设那个创业者是开了一家小裁缝店----自已揽活,裁剪和缝纫;.而她后来则是去了某资本家办的服装厂作缝纫工.
当然,这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9 05:32:23
石沉大海.石沉大海.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1618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06:28:35
你向索然问这样的问题,如同向老和尚问佛一样。
不知所云的问,不知所云的答。
过几天,索然顿悟了,他就会指教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06:30:13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少林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常拭免,
不使染尘埃.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06:40:59
由这样一个如此浅显易懂的问题,居然能够演绎出如此多形而上学的空谈和如此激昂的社会道义义愤的情绪。
真让我忍俊不住:人有了社会和思想,有时候智商连低级动物都不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07:50:15
fujo11 发表于 2009-9-19 06:30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少林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常拭免,
不使染尘埃.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这三个想到了杀.六根未净.谁也没有大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09-9-20 21:49:36
去看看劳动者权利指数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06:08:15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9-20 17:07
一,一个小时劳动应当获得多少报酬呢? 商品在市场上取得的价格,减去材料成本后,再除以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
二,我并没有说“老板”那个人不劳动。而是说既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那个先前是老板的人就失去了老板的身份,转化为工人,当然这个由老板转化过来的工人也是劳动者。
那么,做为工人或者说劳动者身份的"老板"与其他工人之间的比例如何判断呢?换言之,不同岗位的工人劳动如果判断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12:01:28
21# 天涯诗客

按照工作时间来确定工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13:30:41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9-21 12:01
21# 天涯诗客

按照工作时间来确定工资啊。
可不同的人,工作时间是不同质的啊.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14:48:57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9-21 13:30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9-21 12:01
21# 天涯诗客

按照工作时间来确定工资啊。
可不同的人,工作时间是不同质的啊.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呵呵。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制度是什么制度呢? 是公有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在公有制制度下,厨师和端盘子的人,工作的质不同,但是收入应该是相仿的,并不应该有较大的区别。为何?因为厨师和端盘子的人,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并没有劳动高级与低级的不同。

也许你会问了,厨师的劳动应该比端盘人的劳动复杂,应该取得更高的收入。但厨师获得这种劳动技能是在公立学校取得的,因此厨师凭着在公立学校获得的复杂劳动技能并不应该获得比简单劳动者更高的报酬。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天涯诗客你和我同在一个学校担任数学教师,我们两个都是讲师,工作大体可以看作是同质的。后来,你到国家举办的公立学校进修,得到了水平提高,进修完毕之后,就晋升为教授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授就应该得到更高的报酬吗?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高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水平,应该受到奖励。但奖励就应该是一次性的,而不是制度性的分配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5 20:38:26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9-21 14:48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9-21 13:30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9-21 12:01
21# 天涯诗客

按照工作时间来确定工资啊。
可不同的人,工作时间是不同质的啊.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呵呵。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制度是什么制度呢? 是公有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在公有制制度下,厨师和端盘子的人,工作的质不同,但是收入应该是相仿的,并不应该有较大的区别。为何?因为厨师和端盘子的人,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并没有劳动高级与低级的不同。

也许你会问了,厨师的劳动应该比端盘人的劳动复杂,应该取得更高的收入。但厨师获得这种劳动技能是在公立学校取得的,因此厨师凭着在公立学校获得的复杂劳动技能并不应该获得比简单劳动者更高的报酬。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天涯诗客你和我同在一个学校担任数学教师,我们两个都是讲师,工作大体可以看作是同质的。后来,你到国家举办的公立学校进修,得到了水平提高,进修完毕之后,就晋升为教授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授就应该得到更高的报酬吗?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高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水平,应该受到奖励。但奖励就应该是一次性的,而不是制度性的分配差距。
高级与否,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教授,是不是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有益的劳动?是或不是,应当由谁来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6 07:29:47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9-14 14:43
    本人在一个贴子中向索然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下:
    请你解释一下:一个人自己创业,起早贪黑,最后血本无归;而去为别人打工,早八晚五,月收入一千,二种情况,后一种是否就一定受到了剥削?


    索然先生回复说:当然是剥削!
     创业失败很正常,就象资本主义企业失败一样,有什么疑问吗!

    对此,本人想进一步请教:
    那么你说是剥削的理由是什么?而创业之所以失败说明了什么?


注:我们可以假设那个创业者是开了一家小裁缝店----自已揽活,裁剪和缝纫;.而她后来则是去了某资本家办的服装厂作缝纫工.
当然,这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
如果这也算剥削的话,那么他所受到的剥削确实比他做老板舒服多了,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根据剥削论者的观点,再迫使资本家给他更多工钱,那就更好了。
按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剩余价值应该完全归他所有,资本家只配收回投资成本而不能获得任何利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种情况难道不是他在试图剥削资本家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0 19:34:24
该来的不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1 09:26:33
先说明一下特殊具体和一般抽象的区别。
自己创业最后血本无归,这是特殊具体而不是一般抽象,否则全世界就不存在企业了,剩余价值率或者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为正,是一般抽象,某时某些企业亏损是特殊具体。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关系为私有关系,劳动关系为雇佣关系——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本所有者剥削劳动者,这是一般抽象,这是马克思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
创业者的血本无归看似没有赚到钱,不可能剥削别人,但这改变不了全社会的资本所有者剥削了劳动者;个别劳动者的收入也许超过了他创造的价值,不可能被别人剥削,但这改变不了全社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完全归资本所有者占有的客观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1 09:50:14
jackloo 发表于 2009-10-11 09:26
先说明一下特殊具体和一般抽象的区别。
自己创业最后血本无归,这是特殊具体而不是一般抽象,否则全世界就不存在企业了,剩余价值率或者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为正,是一般抽象,某时某些企业亏损是特殊具体。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关系为私有关系,劳动关系为雇佣关系——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本所有者剥削劳动者,这是一般抽象,这是马克思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
创业者的血本无归看似没有赚到钱,不可能剥削别人,但这改变不了全社会的资本所有者剥削了劳动者;个别劳动者的收入也许超过了他创造的价值,不可能被别人剥削,但这改变不了全社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完全归资本所有者占有的客观现实。
只要发现一只乌鸦是白的,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说法就是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1 10:04:26
建议你加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方面的知识。
是否以偏概全,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两者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