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一些稀土买家正大肆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走私稀土产品。“去年,中国的稀土出口走私在2万吨左右。”国家某部委一官员日前透露,而海关统计的去年稀土氧化物(REO)出口量只有3.95万吨,走私量接近实际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一位参与《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下统称《规划》)制定的权威人士向CBN记者透露,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将遏制稀土走私现象纳入《规划》,将提出严加整治的办法和相关措施。
稀土走私频繁
《规划》提及了稀土行业存在走私现象,却没有每年具体的走私数据。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据,只能从每年的国内稀土产量、出口量、国内消费量、全球消费量进行推算。
据上述参与规划制定的权威人士介绍,2008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计划指标为11.89万吨,实际产量却高达13.53万吨,比2000年增加7万吨,年均增幅8.5%。2008年,中国稀土消费量为67680吨,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5.1万吨,年均增幅为17.5%。而2008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只有39500吨。
测算后,相当于还有28121吨的稀土产量或被走私,或存在于企业的库存中。
那么有多少稀土被走私,又有多少产量属于未被消化的库存?这从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自《规划》的数据显示,2008年,世界稀土消费量为13万吨,其中中国需求量约为7万吨。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稀土产品已占据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全球稀土需求国主要都从中国进口。
频繁的稀土走私,近几年时间里,被中国海关查获了多起。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6月到11月,海关组织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打击粮食、化肥、钢材、镁砂、稀土等5种商品出口走私违法专项行动,共查获违法案件1529起,查获涉案货物60.29万吨,案值33.94亿元,涉税额4.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