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9-14 15:45:33

香港优势在减弱 大陆已经“不差钱”

陶冬表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有中国经济自身的全盘考虑。“中国的国力日强,对世界的影响愈来愈大。建立起与国家实力相适应的、与商业需求相配合的国际金融平台,既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他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中国需要在商品市场有更大的话语权。美元信用扫地,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有必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过程。 
  他表示,过去中国缺钱,需要进口资金,又不希望开放资本项目,香港的存在为大陆提供了一个在不对热钱开放的情况下向海外集资的平台。“时过境迁,中国现在成了世界最大的储蓄国,海外不再是集资的唯一渠道。今天国内既有大量企业有集资的需要,又有大量资金寻求投资的机会,国际金融机构和人才纷纷进驻上海,香港的优势在减弱,甚至消失。”
近年的香港经济是“一好掩百丑”。当年的四大支柱产业,如今只剩下一个半。“旅游业在大陆游客的刺激下形势不错,不过除去大陆游客,其他国家游客数量并不理想,当年的大主顾日本旅客的到港人数更是暴跌。”   陶冬表示,香港真正还称得上支柱产业的仅剩下金融业。“香港只有股市,近年撑起股市的是中资股,令资本市场赚钱的是中资IPO。中国的崛起,为香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机会来自A股连年的熊市和不可拖延的银行改革。香港股市成了中国银行改革的实验场,也打造出香港金融业空前的繁荣。接下来的房地产热,基建热、QDII热,将港股推上一个又一个新高潮。”
  他指出,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资本市场软环境。中国的大环境和此前A股的不景,是将香港资本市场推上国际金融中心的两个必不可缺的因素。“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香港的股市准备好了,抓住了机遇。”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554846&page=1&from^^uid=16968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589 1
2009-09-14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