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应该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应该有更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这一行。制度完善了,解决发生雇主和保姆之间的摩擦的时候才有章可循。比如哪些是保姆该做的,应该达到怎么样的标准,这些都应该有个书面规定,否则,各自按各自的标准来行事,分歧就大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再者在家里发生的事,实属家务事,十分繁琐,是非难辨,一旦发生,当事人和外人都头疼。。。
在这里我比较支持桑兰,因为她是一个残疾人吧,十分了解残疾人的艰辛,她的需要很简单,就是干净卫生的环境,别人稍作努力就能做到的,她无法完成,所以只能指望别人,所以才聘请保姆,但遗憾的是,保姆是来自农村,没有城市生活习惯,未能理解和满足桑兰在卫生条件方面的需要,于是矛盾就出现了,各个死角脏兮兮的,在农村人来看无所谓的,却是城里人很在意的,毕竟来自不同的环境,习惯不同,这个是很难协调的。。
其实小杜也并不应该承受那么多的舆论压力,毕竟她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应该反省的是这个行业,甚至应该引起整个社会对这个行业的反思。
延伸到更广的一层,谁才是弱势群体这个问题,正如桑兰自己所说,个别媒体不平的是一个戴着名人帽子的残障人,居然这般对待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保姆、小阿姨,但是却不肯认同一个在中国生活中、家中需要脱掉名人帽子后的残障人士。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应该强调人人平等,但当人们来审视这件事情的时候,真的能做到一视同仁而不带任何的有色眼光吗?事实上,从网友的反应来看,很难,不管支持桑兰还是支持的保姆的,大多都有偏激的言论参杂其中。毕竟事情不是发生自己身上,每个人只能从自身经验出发去理解这个事件,谁才是弱势?是桑兰还是保姆,其实他们都是弱势,他们都需要关注,支持一方不一定就要打倒另外一方。每个人都有申诉的权利,不管ta是名人还是穷人。。法律上说,他们都是平等的中国公民。如果每个人能理解到这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