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行业库存、新订单、进口以及工业产值等指标分析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汽车业及相关行业和尖端高科技行业在本轮经济复苏中最具活力,公用事业行业和医疗保健行业也将受益于新政策。房地产、重工业和消费品等传统行业逐渐趋于稳定,但表现不会突出。
美国2009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正在企稳。2009年二季度美国GDP季度环比仅下降1%(年率),2009年一季度GDP则季度环比下降6.4%(年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变动趋势则表明经济复苏在下半年几个月很可能将会持续。政府支出上升、库存重建以及净出口的正面贡献(由于进口较出口回落的速度更快),为美国GDP企稳做出了主要贡献。预计2009年三季度美国GDP季度环比增长大约为3%(年率)。
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处理与信贷泡沫有关的供应过剩的问题。前几个季度库存下降幅度巨大,给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当需求日趋稳定,生产商必须重建库存,库存调整可以理解为对经济的作用是正面的。从美国商业及批发库存数据来看,其近期库存可能已经触底,且其月环比结果显示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鉴于库存前阶段向下调整的幅度,生产商将不得不迅速重建库存,以面对2009年下半年可能会上涨的需求。而“库存/销售”比率也正逐步回归至其长期平均值水平,这意味着过剩的供应正在逐步被消化。
哪些行业最有可能成为此次复苏的受益方?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要注意到“商业库存”涵盖各个不同生产阶段(原材料、在建品和制成品,即全部库存),而“批发库存”则涵盖销售商品的批发商,并且包括分销商、出口商和进口商等一类企业。因此,“批发库存”能更好地反映产成品状况,所以应当着眼于该项指标,分析不同行业类别的批发库存结构,包括最具活力的行业和缺乏活力的行业。上述指标的同比趋势均表明所有行业都受到此次危机的严重冲击,所以更应当关注上述变量的月环比轨迹,月环比增长率的短期动向更为明显。
在耐用品批发库存中,计算机设备、硬件、汽车业、机械及家具库存回升最为迅速。电力、金属、木材和专业设备库存回升的速度较为缓慢。在非耐用品中,酒类、化工、药品和食品杂货的反弹力度强于其他产品。农产品和纸类产品表现不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非耐用品库存是以价值量体现的,价格影响对其短期动向十分重要,所以像石油这种非耐用品的批发库存在过去几个月出现了大幅反弹。
为确定需求回暖的行业,还须关注新订单的动向。这些新订单(尤其是耐用品新订单)反映出人们对工业生产的信心以及制造业的投资意向等。在最近3个月,美国新订单大体上趋于稳定。计算机和电子产品抵御负面冲击的能力很强,过去几个月计算机相关产品订单显著回升。因为美国政府的基建项目需要上述领域的产品,因此仍对可该行业未来几个月将持续改善充满信心。通讯设备业也能很好地抵御危机影响,但是通讯设备的支出需要有较高的经济活动支持。在当前背景下,工业产能利用率依然过于疲弱,仍不足以支持通讯设备业出现强劲反弹。
在信贷市场降温之后,需求下降使交通运输设备新订单受到严重影响,但该行业是最快回稳的行业之一,并且有可能会成为政府支出计划最大的赢家之一。各种基建项目均需要大量运载设备。与居民部门相似的是,企业部门也会从类似为重振汽车业所采取的“旧车换现金”措施中受益。从数据上来看,8月份美国汽车销量显著上升。由于信贷状况趋于正常、政府提供了各种救助措施、以及一揽子刺激措施的正面影响,相信未来数月该行业将继续保持这种活力,也相信美国政府将把汽车业置于其工业策略的中心。实际上,汽车业与多个行业相互关联。汽车业所有供应商在产业链上的扩散效应,是政府出台这么多支持该行业的措施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在汽车业支出中的比重呈现上升势头。环保技术和产品更为先进的国家(如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美国政府用更为清洁的交通工具替代原有产品的政策。“旧车换现金”计划的成功促使美国当局继续执行该计划,再追加20亿美元的扶持资金。可以说,汽车业是美国最快进入调整的行业,面对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汽车生产商很可能快速重建库存。不少汽车零售经销商表示其存货中可供客户参与“旧车换现金”计划的“环保”汽车处于短缺状态。
金属行业则可能从汽车业回暖中获利。从2009年初起,金属产品的新订单就已经回稳。下半年基建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以及美国政府对汽车业的特别关注会继续支持该行业的发展。
可能会受到基建支出正面影响的另一个行业是公用事业行业。而医疗保健行业也将从美国政府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中受益。可负担医疗保健选择法案(The Affordable Health Choices Act)将力求增加拥有健康保险的美国合法居民的数量。若不进行改革,2010年到2019年无医疗保健保险的非老年居民的数量可能会从约5000万人增加至5400万人左右。医疗保健保险覆盖范围扩大、以及人口老龄化将会导致医疗保健支出的大幅上升。这样的前景已经导致医疗保健行业的表现有所增强。
进口方面,由于信贷危机对周期性强的行业影响更大,再加之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能源价格大体上呈回落态势,所以美国能源进口的比重近期有所下降。另外,进口冲击较为严重的还有汽车零部件和消费品行业。但是在2009年一季度这两个行业的进口量跌至谷底之后,它们复苏得很快。对汽车业的扶持将导致该行业的进口上升,因为全美生产商不可能完全吸收目前对节能汽车日益上涨的需求。与耐用品订单相似,计算机相关产品和尖端产品也是进口幅度上升较大的行业。
受到汽车行业产值大幅攀升的推动,美国7月工业产值出现了2008年10月份以来首次攀升,月环比增长0.5%。在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背景下,国防与航天设备业(占GDP的6.1%)、以及电力与天然气公用事业行业(占GDP的2.1%)是所有行业中表现最好的。国防与航天设备业月环比数据从3月份起连续4个月上升;而电力与天然气公用事业行业6月实现正增长,月环比涨幅为0.8%。此外,非耐用消费品(占GDP的5.1%)和采矿业(占GDP的2.3%)的复苏比美国工业生产的平均水平快。耐用消费品行业(占GDP的6.4%)是所有行业中表现最差的,而建筑用品业(占GDP的4.1%)、制造业(占GDP的11.5%)、以及商业设备行业复苏的速度落后于美国工业生产的平均水平。
总而言之,在对不同行业的库存、新定单、进口和工业产值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结论,最具活力的行业是:得益于有效的政策刺激计划,汽车业复苏最为迅速,该计划资金已从10亿美元提高至30亿美元;汽车业相关行业,比如电子、塑料及玻璃可能从中受益,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将有可能继续利用汽车业来实施其行业政策,以提高美国经济的现代化程度;尖端行业,比如计算机相关产品、电子、国防及通讯,始终具有弹性,近期表现亦不错,因为在全球层面上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并且美国在这些行业上具有领先优势,上述行业良好表现的持续时间甚至或许会比汽车业的持续时间更长;公用事业行业的表现好于平均水平,该行业也是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的受益方之一,该行业将会从美国的能源政策改革中受益;医疗保健行业也会从政府新政策中获益,奥巴马力图将医疗保健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人,这一因素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带动了并将继续带动保健行业表现优于平均水平;传统行业,比如房地产、重工业和消费品逐渐趋于稳定,但表现不会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