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郭田勇:消费金融公司如何从试点走向成功
楼主
hhddll
1793
2
收藏
2009-09-16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内部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为扩大内需、保证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关键问题。在居民收入暂时无法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消费信贷无疑是刺激消费增长的重要杠杆,在这样的背景下,
8
月
13
日
,银监会正式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可谓意义重大。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针对居民个人的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在提升内部消费水平、完善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依托多种市场主体(不仅是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往往凭借贷款小额、分散、快捷、无担保的特点大大丰富了个人金融产品的类别,在很大程度上迎合并满足了长期游离于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金融需求。与此同时,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种面向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的消费金融业务给经营这类金融业务的机构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赢利空间。而对于当前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内部消费近年来一直没有大的起色,长期以来我国面向居民个人的金融服务发展不足是这一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正好填补了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空白。相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金融公司必将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新的“蓝海”。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却在于风险的控制以及对于个人金融服务有效需求的挖掘。在风险控制方面,监管部门当前应该加强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及其使用方向上的监管,切实防止消费金融公司非法吸储以及违规放贷,尤其要注意的是切实防范消费金融贷款违规进入股市甚至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该将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严格限制在其注册地,即限制消费金融公司仅仅针对本地居民开展业务。在业务拓展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应该加强与大型零售机构、耐用品生产企业等相关市场主体的合作,通过有效链接居民个人消费的各个环节,深入挖掘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促使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在更大程度上步入寻常百姓家庭当中。
尽管如此,考虑到《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种种限制条件,大型商业银行和国有资本必然是消费金融公司发起设立的主体。然而,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其单笔贷款额度小、无抵押担保的业务特点使得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经验或许难以实现有效的“嫁接”,更遑论在长期坐享高额利润的传统金融业务(比如存贷款业务)情况下大型商业银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积极性若何。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间金融虽然仍然处于不合法的地带,但是其旺盛的生命力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间金融更加契合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曲线,监管部门如果能够适当对其加以引导和支持,那么我国的金融生态必将增添新鲜的血液,这样不但化解了金融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消费金融公司的健康发展。可见,从长远来看,消费金融公司要从试点走向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更大程度的发展,仍然要本着降低门槛,引入民资的思路进行,只有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民间资本大量进入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才有望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发起人的多元化有利于相关消费品产业良性发展。多元化的发起人结构实际上更适应消费金融多样化、短期化、小额化的特点。依托大型的零售商和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来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有其突出的优势。
其实,大型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积极性也是有限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类的金融业务,占贷款总额的
11%
消费信贷中
80%
以上是房贷和汽车贷款。由于消费金融公司仅能开办除去房贷和车贷以外的消费金融业务,其市场定位、目标客户与当前占据个人信贷领域“高地”的商业银行存在差异;另外,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与商业银行已开办的个人信贷业务存在一定重叠。商业银行缺乏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积极性,因此即使部分商业银行主动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其投入的精力亦难言乐观。
消费金融公司未来要取得长足发展,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首先,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能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的发展,民营资本已经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聚集了大量民营资本的出口加工制造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但目前的经济刺激方案仍主要偏向国有企业或由ZF牵头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间资本受益有限。如果国内外经济短时间内不能走出低谷,民营资本很可能面临继续萎缩的风险。况且我国本身就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当前以消费金融为突破口,帮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从而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于促进民间资本发展壮大以及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可以促进金融业竞争和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我国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模式相对单一,同质化程度高,特别是近期以来,银行在客户的定位上也有进一步向大客户转移的迹象,且现有金融机构受体制、机制约束,在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正规金融对于小额信贷业务的覆盖不足,导致小额信贷市场供给出现真空,这也是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有关统计显示,截至
2009
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为
3.94
万亿元,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比重约为
11%
。如果剔除购房贷款,消费信贷余额仅为
4500
亿元,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比重仅为
1.29%
。而在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游离于监管之外、但同样重要的“民间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发放小额贷款业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相适合的风险管理手段。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公司领域,不仅可以满足小额、分散消费信贷的需求,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民间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体系之下,防范不透明不规范引发的金融风险。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le2005
2009-9-16 02:23:46
请教各位:
(1)官方消费金融与现行的信用卡发放管理体系,如何“兼容”和“融合”。。。
(2)引入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公司领域,信贷风险和高回报如何“权衡”。。。
(3)结合以上2问,是否可以认为:中国正在进入“中国式货币主义”时代,通过多元化渠道放大流动性对既得利益进行新一轮的“重新洗牌”。。。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大宁小宁
2011-6-3 13:11:17
期待新进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转】银监会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 最低注册3亿
银监会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
银监会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
消费金融公司前景几何
银监会批准三银行筹建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正式启动
全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在天津筹建
报道指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或不扩大
论文求助 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业务的问题对策
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
数字化浪潮下,消费金融公司的金融科技之路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学术道德监督
经管在职研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经管高考
微观经济学
热门文章
Nature点赞!哈佛MIT最新作:AI科学家时代来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达富发投资关于中百集团行情数据操作分析与 ...
2025秋季大摩宏观团队闭门会议纪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数据
建筑的想象之整理补充笔记
英文书籍
超越普里瓦洛夫无穷乘积与它对解析函数的应 ...
超越普里瓦洛夫数项级数卷
国家级都市圈谁在领跑:2025华高莱斯产城瞭 ...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