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南京大学:沈坤荣教授谈如何做学问 (转)
楼主
Nosurrender
9734
23
收藏
2009-09-16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许半句空。
者:沈教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南京大学经济系的教学特色和学科建设情况?
沈教授:对不起,让你们等的时间太长了,今天剩下的时间都是你们的。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育特色主要两个特点:第一强调课程体系建设,把本科生、研究生应该有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打扎实,发挥南京大学传统的数量经济优势。强调
数理基础
,开设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我们的部分课程采用
双语教学
来提高学生和国际接轨的能力。第二强调师资建设,重视师资配置。强调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本科生,尤其是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一门完整的课程是我们由洪银兴教授以来到现在一直坚持的传统。让学生一进入南京大学就能进入一流地教学氛围。
南京大学重视本科生教育,没有比本科生更能打出自己学校的品牌和特色。他们都是本地区最优秀的学生,如果不得到很好的培养的话是一种浪费。在本科生教育中,我们实行导师制,每位导师分配两三位本科生,让学生尽早的在学习中发现兴趣,让课题引导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可以培养和诱导的。
记者:由您的回答来看,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能力。但是,随着现在的高校扩招,大多数经济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不能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而是要走向多样化的工作岗位。您怎样看待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您认为研究生在就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沈教授:打基础是一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具有竞争力,可以表现为就业成功率高,或者想继续深造的话,能获得深造的机会。就经济学的就业来看,以前,认为偏理论性的学科就业差一点,偏应用的就业率会好一点。但由今年南京大学经济学科就业率来看,理论性专业的就业率高于其它应用性经济类专业。这是因为社会逐渐认识到,
好的基础经过恰当的锻炼后,潜力释放的空间更大
,能够使未来的就业团队发挥更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虽然我现在没有统计数字,但南京大学经济系这两年的就业情况符合这种社会共识,偏理论的研究生就业率更好一点。
你刚才问到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很好。
研究生阶段最主要是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
有了这种方法和本领,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会有竞争力。从就业角度,研究生有各种兴趣,就业各取所需,可以到政府、证券行业,或企业。到任何部门都需要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如果在研究生阶段形成良好看问题的视角,良好逻辑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会为个人提出方案提供很好的基础。有了这个能力,研究生到哪个岗位都是有竞争力的。
我在研究生入学讲话中总是强调,不管什么专业,在什么阶段,应该把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展示出来,这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持。
把自己本阶段的事情做好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方面
。研究生阶段赚点小钱,真正赚钱的时候,缺乏赚大钱的能力,赚不到大钱,又回来读博士很难读好。我不反对勤工俭学,但有一点,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是研究生,就要搞研究。很多研究生在读书阶段在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是怎么出来的?没有人天生会写文章,
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在修改过程中读文献,查阅文献,弄不懂再查教科书,一直到弄通。分析研究能力就是你的竞争力,要把精力放在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上。
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怎样有竞争力?如果躲在书斋里面,就书本而言书本,永远没有竞争力!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生,
没有比中国这样改革开放的现实更值得研究,更值得去思考,更好的研究对象。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方法,用和国际惯例接轨的方法,和国际对话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和结论应该是面向中国的经济现实。如果运用这种方式能解释中国的经济问题,那你的研究思想、研究结论会得到社会承认,研究结果能得到社会的运用。这本身是竞争力的体现。
记者:谢谢您讲这么多,每个研究生入学初期能听到这番话都是幸运的。您开始提到南京大学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那您带的学生很多,本科生,研究生,MBA, 博士,博士后,而您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发表大量文章,您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呢?我也了解到您的学生都很优秀,请问您是如何避免研究生教育出现“放羊”现象的呢?
沈教授:我的时间三三开,三分之一是教学,给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上课;三分之一是科研,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最大的差别区别就是在重复中创新,用一流的科研支撑一流的教学。如果没有这样的科研,肯定不是一流的大学老师;三分之一是和社会交流。没有比交流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通过交流平台,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动力。
太多的学生肯定影响培养的质量,南京大学经济系的做法是适度控制导师的招生规模。一个导师招多少个学生合适?南京大学规定,大家都来带学生,每个人带的数量是“学生数/导师数+2”,学生认同喜欢的老师可以多带两个。有人多带就有人少带,这样构成分散化,对导师形成一种激励。博士生严格限制招生。
就我个人而言,在学生培养上,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方法。
本科生更多的是引导,比如前面提到的兴趣培养和诱导。
研究生是指导,比如看书的方法,看教科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是一种看法。但我更主张我的研究生看好的文献,如worldbank的report、workingpaper、一流研究机构的研究论文。读文献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的方法,很多的数理模型,很多分析的理论名词,不是很清楚,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
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看数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去做计量模型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
。
导师的指导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比如现在的书都很厚,研究生不知如何入手。导师
应该从浩如烟海的书中理出一个头绪,告诉学生沿一个怎样的研究思路去看书,读文章,尝试研究课题,尝试写文章。与其让学生读十本书知道一本好的,不如告诉学生哪本书值得先看一看,更提高学生效率。
导师的责任很重,因为导师要读更多的书。再如,研究生开始写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东西,爱写长句,文法、标点不规范。直接教他怎么写是一种方法,但我习惯的方法是把他交上来的论文由A4纸扩印到B3纸上,扩大文行的间隙,然后
用红笔密密麻麻的修改,最后把改好的论文让学生再整理一下。
学生们都是很积极,很聪明的。他们看到一片红色首先是很震撼,下次再也不敢写粗糙的东西。有些东西是不需要说出来的,这些虽然是很细节的东西,但可以
潜移默化
。这样花一点时间可以矫正很多问题。
博士生教育完全可以和自己的研究结合起来,一起讨论的过程也是研究课题的过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Nosurrender
2009-9-16 12:18:35
记者:可能只有经济学教授才能这么有效率!您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搞科研,但您发表那么多高质量的论文!您本科是数学出身,您的论文中模型实证类论文密度也比较高,您怎样看待经济学中的数学?
沈教授:
经济学是强调思想的过程,数学只是一种工具和方法,
就如计算机和英语,巧妙的运用方法是为了表达思想。我
非常反对把经济学纯数学化,毫无目的的数学推理和演绎,把经济学变成高不可攀的东西。我也非常反对教师在上课时把简单的道理深奥化,为学生着想,应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
记者:对,作为学生非常支持您的观点。我的同学中也有理工出身的,他们数学功底很好,但他们经济学直觉比较欠缺。您在转专业过程中遇到过这方面的问题吗?
沈教授:这里面有十年的漫长过程。我读研究生三年,博士三年,博士后研究两年,还有两年在国外进行学习和研究,经历了十年完整的经济学研究训练。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许半句空。
记者:我觉得您的每个回答都可以体现这句话。您的研究选题都非常有生命力,您的研究方法很先进!
沈教授:谢谢!前年和去年,我到斯坦福大学从事高级学者的访问研究,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授,非常先进的研究方法,我觉得很好。但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经济学要本土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国外的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在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经济问题非常感兴趣。但是有一点,毕竟国外的经济学者看待中国的经济问题存在
距离感
,
没有比中国的学者立足中国国情的研究更能了解中国
。所以,
任何的理论学说,任何的数据模型,任何的研究方法,如果不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遗憾!
中国的经济问题全世界都在关注,如果我们能用一种规范的分析方法,踏上国际交流的平台去交流,
让更多外国的学者了解中国的经济现象,了解中国经济分析的渠道,把这个问题变为全世界经济研究学者都来研究的对象,使得研究团队多样化,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解释中国经济现象才能更现实,更全面具体,更具有规范坚固的理论的基础。
中国的经济学经过了25年的发展,学科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在下一阶段,
如何面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经济学现象,成为下一步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如何吸引更多的学者加盟到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事业中来
,使中国的经济学更加繁荣,这个任务
需要新一代研究生博士生来完成
。从这个意义来讲如果我们能
培养出有这样的学术素质
,有这样的
学术胸怀
,特别是
有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的研究生
具有很大意义。
记者:您的深怀远虑很有魄力,让我非常感动,作为研究生,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那是不是可以把您的研究成功秘诀归结到两点,一是您有很好的研究方法,一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为研究提供了很丰富的研究对象,深厚的研究土壤。
沈教授: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要了解中国的现实,需要跑很多的地方。我在博士阶段有多次调研经历,为起草98年和99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调研时,我走过15个省区,从沿海的发达地区,上海、浙江等,到最不发达的贵州、苏北等贫困地区,看到很多贫困线上的农民的生活。中国发展差异比较大,既有现代化的城市,又有不发达的地区。比曼哈顿还要曼哈顿的上海,人畜同居的贫困乡村生活之间的对比,在研究时给我们很大的动力。如何使13亿人口中
8、9亿的贫困农民
走向富裕的道路,
能不能让他们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的现代化脱贫致富
。从这个意义来讲,经济研究有非常深厚的土壤。
我本身居住的苏州是中国25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缩影。 25年前,苏州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企业的就地工业化,到后来农业产业化,城镇城市化的发展,使苏州成为著名的工业园区,成为制造业的基地。苏南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制度变迁使生产力能力得到很大释放
。我的一篇论文中曾提出
TFP,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制度的变迁
。从案例角度来讲,苏南的发展看到制度变迁的成功,但到广阔的腹地,能否按比例配置这样一个改革进程值得深入讨论。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中国25年的经济发展,更多的注重效率标准。沿海地区先富裕起来是效率标准的体现。
体制改革,工业化进程都是效率标准的体现
,这种效率标准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得到前所未有提升,人均GDP从1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部分发达地区达到几千美元。经济总量达到1万1千亿美元。但是
要继续发展下去,需要更多的关注公平
,比如要提升
就业
水平,让社会公众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
地区之间的差异
,建立良好的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进行大范围的公共支出,让不发达地区的人受到良好
教育
,为未来增长提供潜力;通过区域协调支持
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区的改造
,这些
都需要推进公平的政策体系作为导向
。理论界的研究首先应该在
效率的基础上关注公平
问题。高校研究是先导,把
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理论研究的成果,泛化成政策的成果,运用到实际
。所以,如果
真的立足中国国情,从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出发
,研究的空间很大。做研究也好,做教育也好,就有一种热情,一种动力,
没有比参与到自己国家的经济大厦建设更有价值的事情!
我放弃留在斯坦福执教的机会,就是这个原因。我支持我的学生到海外进一步深造,但如果能有机会回来,
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的现实问题来
,本身真的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记者:沈教授,从您身上,我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发展的赤子之心。我们可以从您身上学到太多东西了!谢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
沈教授:谢谢你们。
沈坤荣教授简介:沈坤荣,男,1963年8月生,江苏省吴江市人。1986.7 获理学学士学位(南京大学数学系);1991.2 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南京大学商学院); 1996.7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6.12-1998.12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博士后,其中1997.01-07 在荷兰蒂尔堡(TILBURG)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2.07-08 美国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经济系合作研究;2002.11-2003.08 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经济系高级研究学者。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价格协会理事;江苏省交通经济学会副会长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mike_zhang
2009-9-17 16:32:48
导师应该从浩如烟海的书中理出一个头绪,告诉学生沿一个怎样的研究思路去看书,读文章,尝试研究课题,尝试写文章。与其让学生读十本书知道一本好的,不如告诉学生哪本书值得先看一看,更提高学生效率。
说的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mike_zhang
2009-9-17 16:35:57
导师的责任很重,因为导师要读更多的书。再如,研究生开始写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东西,爱写长句,文法、标点不规范。直接教他怎么写是一种方法,但我习惯的方法是把他交上来的论文由A4纸扩印到B3纸上,扩大文行的间隙,然后用红笔密密麻麻的修改,最后把改好的论文让学生再整理一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1&from^^uid=68865
唉,有几个导师能做到这样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qie14
2009-9-17 20:45:48
4#
mike_zhang
应该是:是否真有导师能做到这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lee_d_x
2009-9-18 00:56:57
不错,说的很在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Nosurrender
2009-9-18 08:16:36
急切寻求这样的博导!
沈坤荣教授是搞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可惜我....不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85960403
2009-9-18 09:42:18
沈老师是搞宏观经济学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85960403
2009-9-18 09:42:48
沈老师是搞宏观经济学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chineseginger
2009-9-18 10:34:18
各高校的所树立的教育特色大致相同,所说的不同是导师对所带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有的相当负责认真,也有那么一部分心思不真正放在学术研究上的。听过一位出身南大龙老师的授课,受益颇深。沈教授说得好:
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在修改过程中读文献,查阅文献,弄不懂再查教科书,一直到弄通。分析研究能力就是你的竞争力,要把精力放在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Nosurrender
2009-9-21 08:57:28
我查到:南大不招收财税专业的博士。
9#
85960403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blueskylry
2009-9-22 22:26:31
很好的,顶一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协整99
2009-10-28 19:28:01
"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在修改过程中读文献,查阅文献,弄不懂再查教科书,一直到弄通。分析研究能力就是你的竞争力,要把精力放在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上。"说穿了,就要多写文章。干中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cheer1998
2009-10-29 20:23:46
学习了,受益颇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mingjingfeitai
2009-10-29 20:5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lijinxing111
2009-11-6 23:07:34
受益匪浅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sallydelia
2009-11-8 12:45:53
这样的大师要是多一些就好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ericcatherine
2010-7-6 13:25:29
顶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duanshide
2010-7-6 16:08:29
这个导师不错,不象我的导师,博士毕业后还想从我的博士论文中抽文章出发表,中国大学的博士生导师80%以上是不合格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ming.yan
2011-1-12 21:25:52
呵呵!讲得挺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jwnjly
2011-1-13 22:03:30
是否真有导师能做到这样?很多导师只是挂名而已,对自己的弟子基本上是让他们慢慢摸索,最后毕不了业只能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导师是用来干啥的呢?当然学生能尽快悟出学术的规律那是最好了,但如果导师能及时点拨的话,学生的时间也节约了很多,在通向学术的道路上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多。否则,我们很需要导师干什么,干脆叫大家自己啃书看文献算了。所以楼上说80%的导师不合格并不言过其实。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wangds
2012-3-12 20:55:01
好的基础经过恰当的锻炼后,潜力释放的空间更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萌芽的幸福
2012-3-17 15:51:02
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lzhx1215
2012-3-20 12:07:33
thank you for sharing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商务策划学课件(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2010考博成绩已出
江苏出成绩了,报考南京大学的同学过来晒晒成绩啊!!
南京大学2011博士成绩今天公布了!报分开始啦!
管理学讲义(南京大学)98页版
考研参考:南京大学商界校友名录
南京大学金融B咋样啊?
南京大学现直径2.4米蛋糕 制作花费4个小时
求《宏观经济教程》沈坤荣、耿强、付文林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经济考博2014年真题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经管高考
求助成功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金融实务版
宏观经济学
热门文章
CDA考试模拟题库:新增章节练习题(更新于1 ...
【AI Agent可靠性】 智能体Agent记忆系统: ...
全球数字经贸规则年度观察报告(2025年)
2025骑行配件出海研究报告
股市操练大全PDF版
25秋投资学回忆
2025重塑人工智能时代的绩效管理报告-美世
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市场洞察报告
达富发投资关于萃华珠宝行情机构数据分析及 ...
【课程课件】南开大学《高等数学》课件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