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构》:利和同均,圣人的经营之道
《论语·季氏第十六》:“丘也闻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白话试译:我孔丘也曾听闻说:“一个能让百姓时刻将国、家放在心中的领导人,他所忧患的不是人口少,而是怕老百姓的财富分配不均。他不担心国家贫穷,而是担心百姓们心里不安定,财富不论多少,如果能分配平均的话,百姓也就不会有嫌贫爱富的心理了,也就没有因财富多少造成的高低、贵贱之别了,彼此间也就少了因为贫富差距大而造成的矛盾,进而也就能和谐共处,而无所谓人多人少了,国家也会因此而安定,不会有被倾覆的危险。如果做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那些不了解的远方的人还不服从你的话,那么,领导人就应该多修习古圣先贤的文化教育知识、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爱的磁性能量团,吸引他们前来。他们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一样用均、和的思想安顿好他们的心,让他们安心的生活在这个国家。”
解构: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地阴德、阳德之气相互作用,就会给人间降下甘露,人们不需要谁下命令便会自然均分,这是天、地、人在“道法自然”的清净自然法则之下的一种和谐共生现象。显然,孔子是很懂老子思想的,他对老子这句话领悟很深并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人,这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同时,孔子这句话也体现了佛家六和敬之“利和同均”的思想。治理一个国家也好,经营一个企业也罢,领导者如果能建立起这种“均和”的制度,让百姓能安心的生活,让员工能安心的工作,心中能真正生起把国、企业当成“家”的感觉。同时,领导者也努力修行、提高自己的德性,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会不发展壮大、长治久安呢?这样的企业怎么会不生意旺盛,发展成百年、甚至千年老店呢?(谭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