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3921 26
2005-11-15

第一次在这个论坛上发话题,我是厦门大学金融系的,希望不会因为说的太没水平而给我的学校丢脸。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几乎一致的将股市如今的惨淡归结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认为股权分置是造成股市走熊的罪魁。我的看法是制度设计固然有不合理的地方,投资者自身素质不高甚至可以说是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我认为中国股市里没有一个人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基本上是有着强烈赌性的投机客,这是中国的股票能够以超过账面价值(姑且不说这账面价值有没有水分,就算有,在意的也只是真正的投资者)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发出去的基础,这在在成熟市场我认为是不可想象的。我不禁要问那些将血汗钱投进股市的投资者:你以那么高的价格买那么一点资产,是为什么?得到的答案会是: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呀。如果多数投资者都抱着这种动机,A股市场就根本是一个合法的金融传销的场所,股民们玩的就完全是博傻游戏了。人们常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在中国例外。我认为,股市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前提是它本身的确是一个投资场所,股票的价格要能真正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否则价格信号就会失真。高素质的投资者,健康的投资文化,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失去了这个基石,再好的制度设计,其效果也会被大打折扣。

我认为,如今的股权分置改革,多少有股民以人数之众要胁政府的嫌疑,博傻游戏玩不下去了,游戏者又不愿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才想到让政府补偿,并且摆出流通性溢价这种和目前问题没有紧密关联的理论,这是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的。说的稍显激烈,这是当初自己要以那么高的价格来买在公司里的不成比例的权益,公司并没有在权益比例上作任何隐瞒和欺骗,如今又认为你买的东西不值这个价,想反悔赖帐的表现。国有股“暂不流通”,并不是说永不流通,投资者买了公司的部分权益,你管我这部分权益我卖还是不卖?说白了,对国有股的流通性敏感的,是投机者,投机者在乎的是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如果国有股大量以低价入市,股指必定下移,这是对投机者们--也就是现在的A股投资者们的致命打击。反之,如果股市里的人的动机的确是投资,以便宜的价格买到的股票--除非宏观经济环境或者公司基本面发生了大的变化--永远是便宜的,价格更低的国有股入市,只是说明有更廉价的股票,也就是更好的投资机会来了,是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当然,这前提是现在的A股的确便宜,国有股的确是以更低的价格入市。

中国股市股价多年以来的一个恒定不便的特点就是股价虚高,股民当然不愿意股价下跌,由于建立股市的初衷--为国企改革融资--的错误,政府也不愿意股指下跌:更高的股指国企就能以更高的价格IPO和再融资。股权分置使大股东丧失了手中股票对股价非理性攀升的制约,这也是股市里存在众多庄家的基础之一。如果政府想还股市以本来面目,股指下跌是必然的过程,除非国有股股东以极高的对价“补偿”流通股股东。

新手上路,还请高手不吝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5 11:09: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6 23:57:00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00:39:00

同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01:43:00

呵呵,不知道楼主是师兄还是师弟或者同界的

股权分置的制度问题由来可以追溯到当年建立股市的时候,楼主的分析完全是从感性的角度.有没有参考一下美国的股市制度??一个多么完善的退市机制.

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价格方面肯定是不能够相同的,流通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IPO的发行总是有溢价?而且是在大家都知道溢价的情况 下还是溢价(没有人套利?)这就是流动性溢价............

另外股市是晴雨表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出来的,是托宾的Q理论,但是 在中国由于股市和投资本身的鸿沟----市场准入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这个理论根本就 不适用.

另外,由于 中国的资本市场极不发达,因此广大投资者根本就没有其他投资途径,拥进股市也是常情......

所有这一切其实是证明了我们早逝的英才 杨小凯的后发劣势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08:00:00

同意楼上的观点,制度设计的缺陷是真正的原罪。不能将责任放在投资者身上,“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人,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人”。

看看宝钢权证。宝钢权证为什么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恶炒,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庄家的恶意操纵,但原因就这么简单吗?我认为不是。证监会、上交所不是介入处罚了一批为虎作伥的营业部嘛,那又怎样,不还是一样炒。所以关键不是投资者,也不是存在庄家。

如果证监会、交易所有大智大勇,能果断推出有操作性的、门槛不高的创设机制,使权证卖空机制不再是“画饼”,我相信再凶悍的庄家也不敢恶炒权证。

再补充一点,实际上,权证的卖空机制是权证合理定价不可或确的重要环节(权证是衍生产品)。没有卖空机制的权证市场是很难找到合理定价的。不知我们的监管层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难道非要等权证交易象国债回购交易那样搞的局面难以收拾之后才跑来拾掇残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09:29:00

我是证券从业人员,我认为把投资者的巨幅亏损归咎于投资者是不公平的,我们的证券制度从来没有给予普通投资者一个公平的市场机会,信息不对称暂且不说。

管理层从来保护的是谁的利益?筹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给过投资者回报吗?没有。

投资者能干什么?只好炒做了,这是市场设计所然。认为游戏规则不公又能怎么样?用脚投票而已。

我认为是市场制度设计造成了国内股市这样的格局,QFII代表了成熟市场的投资资金,来到了中国股市他们就做长期投资了吗?还不是炒一把就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