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7-15 16:58:45
leijy 发表于 2017-7-14 23:25
几个人懂得经济学理论啊?

恩格斯强调“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 ...
        老雷,知道恩格斯强调了什么,难道就能代表你的理论正确吗?我把你的这套贴了无数遍的词语转发给你好像也可以啊?
       直到今日,知道你反对什么,却不知道你主张什么。难道你怕大家知道你的发明创造的机密不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5 17:5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5 21:54:5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15 16:52
第一,不同意“交易没谈拢也是交易”的说法,怕这样的说法让填写“交易量”数据表的人无从下笔。
第二, ...
     这是一个可笑的说法:
第一,不同意“交易没谈拢也是交易”的说法,怕这样的说法让填写“交易量”数据表的人无从下笔。
     1、谈成的交易或者失败的交易,都是人们的理性选择。吉恩·卡拉汉在《真实的人的经济学》中强调:“我们必须研究世界给行为人文提供的各种各样的选择,按照他们的理解”。
     2、交易成不成功都是人的一种行动。吉恩·卡拉汉进一步解释:“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偏好只有在做出选择时才变为真实的。你可以经常说,相比于吃蛋糕你更偏重于减肥。不过经济学忽略这类言论——它只是对甜点端上桌之后你会干什么感兴趣”。交易成不成的选择不是在抽象物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在特定的交易条件下的一种取舍行动。吉恩·卡拉汉明确指出:“经济学不涉及希望和梦幻世界,除非这些白日梦化为行动。”
     3、你的这个“交易量”本来就不明确,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交易额的概念——是大是小没有参照系,所以无法比较交易成本的费效比。所以要想明确反映交易的情况,就应细化:“”交易量“”下面分成实际成交/意向交易2个子目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5 22:48:48
ldjdkj 发表于 2017-5-14 12:57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从政治的角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是关于无产阶级阶 ...
        这篇帖子说得好。尤其是结尾。
        马克思的学说首先是政治学,经济分析只是一个切入点。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怎么说的?西尼尔节欲论怎么说?这都有这都有文字资料可查,这是事实判断。
        为何有人支持马克思有人鄙视西尼尔?为何有人反对马克思有人欣赏西尼尔?支持和欣赏,是认为它是好的,对自己是有利有用的;反对和鄙视,是认为它是坏的,对自己有害和无用。这就是在做价值判断,说明价值判断是因人而异的。这种现象,首先说明马克思的客观价值论是不成立的。
        其实无论是劳动论还是节欲论,都是陷在“谁创造归谁有”这个错误陷阱里的无聊之争。
        相比之下,在谁创造归于谁的逻辑之下,西尼尔的节欲论更合逻辑,因为它已经默认了被节约的东西属于资本论自己的,因为节约一词只能是针对自己的东西而言的。但马克思的劳动论则面临着劳动的归属权问题,资本家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劳动已经被自己在劳资合同中买下了,对劳动的使用只要不超出劳资合同的约定,就是自己的私事,所以劳动即便是创造价值,按照谁创造归于谁的逻辑,也应该归于资本论。
        如果劳动者不承认劳动合同签订后归于资方,就不能解释劳资于合同的签订意义了,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有人可以支配使用不属于的东西。所以劳动价值论具有无法自圆其说的内部逻辑不一致性,纵使承认,也无法逻辑地推出工人应该在合同之外再索取其它报酬,也就是剩余价值存在与否都不可能归于工人所有。
        当我们把一门学说归于政治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争辩的必要了,这就是撒谬二森把马克思经济学逐出其《经济学》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5 22:59:28
ldjdkj 发表于 2017-7-15 21:54
这是一个可笑的说法:
     1、谈成的交易或者失败的交易,都是人们的理性选择。吉恩·卡拉汉在《真 ...
        完全同意1,2两点,这完全就是主观价值论嘛!
        第3点,因为交易当中有两种交易物,如果成交就有两个交易量。例如,用一亿美金兑换七亿人民币,美金的交易量就是一亿,人民币的交易量就是七亿。
        再例,用一百万元货币购入某股票一万股,货币的交易量就是一百万元,股票的交易量就是一万股。
        又例,用一斤豆子换两斤豆腐,交易量就是一斤和两斤。
        但还是不会赞同不成交也有成交量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7 07:57:4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15 22:59
完全同意1,2两点,这完全就是主观价值论嘛!
        第3点,因为交易当中有两种交易物,如果 ...
交易成与不成都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因为它们都属于人的经济行为。交易量属于经济的统计的问题。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划分。如果一个展会的组织者要统计会展的行业影响力,那么以会展参与的人数统计也是一种评估的方法。这样,只要参与了交易过程就可以列入统计口径。至于是否都列入交易量或是分开统计成交量和参与的交易的总规模(不管交易成不成),那都是不同视角的经济分析的需要,即不同的统计口径。经济学没有一成不变的统计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7 13:05:31
ldjdkj 发表于 2017-7-17 07:57
交易成与不成都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因为它们都属于人的经济行为。交易量属于经济的统计的问题。不同的视 ...
        你的观点比较独特。
        交易成与不成,的确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讨价还价的结果无非就是成交或者不成交。成交,是因为双方的价值判断有重合,不成交则是因为没有重合,不管怎样,都是两个交易者各自的价值判断的结果。
        但经济统计不会按你所说去统计不存在的东西。不成交就没有交易量存在,无从统计。经济学家可以分析不成交的原因,但就是不会去统计不存在的成交量。统计口径再变化,也无法把不存在的东西统计进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8 10:43:06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17 13:05
你的观点比较独特。
        交易成与不成,的确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讨价还价的结果无非就是 ...
就像中国的统计数字屡遭质疑一样,统计口径也要实现尽可能地真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8 10:58:56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17 13:05
你的观点比较独特。
        交易成与不成,的确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讨价还价的结果无非就是 ...
西方的经济评估公司至少有根据不同的分析目标要求,例如经济行为的费效比,来提供这样的分析报告。单纯统计成交量缺乏明确的参照系:一定的交易量相对于付出的成本如何?在客户群里的影响力如何?品牌的知名度如何?等等。
      一个是事实: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在上海就职的一家外企,其内部管理的经济学评估就是这样做的。精确到每增加一台电脑的工作岗位,需要占用多大的办公面积以及安排的办公位置在哪里,一次最多需要接待多少客户,工作流程中的相关岗位间隔距离有多大等等。你如果按照传统的计划模式来规划处理显然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0 19:06:05
说到底,经济学建立一个由基础概念和基本假设组合的公理化体系后,难以像自然科学一样通过某一种方法去判定(通常是实验)。经济学从内容到方法都是“幼生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