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7321 3
2009-09-18
从基准利率的概念里可以看出他有两大特性:第一市场化的特性,它应该是一个市场化的利率,反映资本市场货币的供求关系;第二传导特性,它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能够显著地影响其他利率进而影响货币市场的供求。然而在中国,基准利率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由央行控制,似乎并不反映它的市场化特性,它的传导特性也值得怀疑,我想请问的是基准利率在中国是否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另外,和中国相比美联邦基准利率又有哪些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8 12:49:25
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进行得很不彻底,基准利率没有反应市场实际应该的无风险利率水平,而是由政府规定。这可能就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相比西方国家差得多的原因吧。美国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比中国强得多,所以你可以发现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更在意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而我国更强调财政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6:52:02
chinese benchmark rate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模糊。
可不可以理解为,首先肯定不是再贴现率(而其他国家往往是的);其次,中国有意将SHIBOR构建为中国的基准利率(模仿LIBOR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但其市场化程度相去甚远)。
但是我国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又是什么呢?从何而来?如何发挥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19:39:06
思考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