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109 10
2005-11-16
青年志愿者和选调生都是国家出于对西部人才结构不平衡而做出的宏观决策。政府的意愿本来是想改变落后地区年龄和文化结构严重不平衡,是期望大学生群体使当地的经济、文化作出一些切实的改变。可是真的落实到具体的政府呢?他们很多把这部分人当包袱,当廉价劳动力,当打字员。他们多半都是长期呆在乡镇做一些中专或者职高就能做的工作。如果想有所晋升,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做为外地人,连普通的关系都没有,而小县城比大县城更缺乏透明度,更容易被关系网络所左右。选调生这个名词,这个政策更容易被当地官员所利用。如果有亲戚当官,就很容易连基层都不去就直接去县级部门,如果没有关系那你就只好呆在乡镇拿着一个月500多的工资,而且我怀疑长此以往,大学生处于这样闭塞的环境中,智力水平有所下降。很多选调生相继辞职。如果有关系,选调就成为一个堂而皇之的途径。这样值得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7 20:18:00

唉,确实是这样啊!

我也搞不懂:为什么我国很多政策原本是好的,可到真的到执行下去却总会适得其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23:02:00

首先地方保护主义,一个乡镇的500收入对于你来说是少,但是仍然是很多当地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你去了就强了别人的饭碗,当然是不受欢迎的!

其次是形式主义,国家或者上级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广大老百姓着想的,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就作不到,下级政府需要作的就是把上级交代的事情办好,当然不会很卖力,所以一般的都是流于形式,做做样子给上面看看。

机制、政策不到位,谈倒政策,都是摸棱两可的,站的角度不同,当然理解也不一样,执行起来更是不同,至于达到什么效果,一般都没有人关心,也没有办法考核,所以还是短期利益实在,没有人花力气去做以后才能有效果的事情!

还想多说两句,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就业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但是双方都要有个磨合适应的过程,一两个人的力量、一两年的时间是改变不了什么的,如果你想奉献,就留下一点一点的得到别人的承认,踏踏实实的做事情,你会等到改变的时候的,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抱怨说这有困难,那有困难,于是都说别人的不是,自己匆匆的走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7 16:30:00

选调生的路我要试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9 17:34:00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能做出的贡献也是很小的,但只要每个青年志愿者和选调生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献出自己的智慧,那对西部的贡献那是巨大的,这也是国家所希望的。志愿者去西部不是去为了升官发财的,是去帮助西部摆脱贫困,解放思想,带去新技术,新创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9 17:54:00

楼主说得有道理。

楼上说的是支援西部支援贫困地区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前提是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但现实上却是当文书、跑跑腿,值得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