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2230 2
2017-05-17
姜付秀教授和黄继承教授在2011年《管理世界》和2015年《世界经济》分别发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相关研究论文。首先,控制了相关变量(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有形资产,成长机会,非债务税盾,行业中位数,企业性质)生成目标资本结构,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研究。

如图,在下一步研究过程中,当研究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时,作者仅控制了公司规模(size)和人均GDP(PCGDP);当研究市场化进程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时,作者控制了Xi(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有形资产,成长机会,非债务税盾,行业中位数,企业性质)。

求教,为什么两次第二步研究过程中,控制的变量不一样呢?
生成目标资本结构已经控制相关变量,之后下一步再控制会产生什么问题吗?
谢谢! image0.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19 08:27:44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17 20:15:46
我懂你的意思了,看了很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文献,发现不同文献中控制的变量都是不一样的,部分公司特征变量如公司规模等都放在控制变量中,可能与研究的解释变量有关系。你就看怎么样,结果会好看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