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00 3
2009-09-20
在价格变化与总供给中有(Yt-1 - Y)/ Y 形成的市场压力之说,而根据菲利普斯发现的通胀率与失业率成反比关系,以及奥肯定律便可推出当当年产出过剩(亦即经济过热时)时,第二年将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而由于通胀预期的印象,该通胀压力会更大,但为何目前有很多经济学家却说由于供大于求,所以物价不会上涨?似乎他们说的也挺对,但为何会有这种差异呢?
我个人认为,目前的过剩的总供给主要没有集中在消费品上,而投资带来的工资率的上涨却是可以预见的,由此消费品的价格必然会上涨,cpi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
不知大牛们有何看法,还望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0 10:47:55
或者说由于nx的急剧下降,Y事实上还是大大小于Y的,(所谓的过剩是相对于依旧疲软的内需),而此时市场压力应当是负的,所以价格会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0 14:03:11
望高人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0 14:48:52
“我个人认为,目前的过剩的总供给主要没有集中在消费品上,而投资带来的工资率的上涨却是可以预见的”,楼主,你说的是庙堂文化,看中国的工资上涨,要看粮食价格。至于有没有通胀,很显然,现在CPI为负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的基数高,另一方面是CPI对房价分项的统计是租金而不是房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