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434 7
2005-11-17
1、在房价日益上升的情况下,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政府打算采取住房廉租政策,现考虑两种方案,一是按照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支付的房租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二是规定房租的最高限价。请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角度比较两种方案。
2、请用供求理论解释:
1)为什么我国航空公司机票会频频违规打折?
    2)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政策的效果。
3、请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序数效用理论)分析企业折扣优惠对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假设某个消费者只消费商品X和Y,这两种商品的价格给定,为了促进商品X的销售,企业实施如下的优惠政策:如果商品X的购买量超过Q0,则超过部分八折优惠。请问这个消费者可以从企业的优惠政策中获益吗?
    4、应用最恰当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论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意义。
    5、课件中作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曾分析过消费者对闲暇与选择问题,当时假定闲暇为“正常商品”,现在如改设闲暇为“低档商品”,请再作相关的分析。
    6、说明电力、电信等公司采取的分时段收费的经济学原理。
    7、试分析比较四种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7 20:46:00

可以把住房的使用权看作一种商品,假设出租住房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正常的,房价的上升没有影响供给的变动。

房价上升会减少商品房的需求,使商品房的消费量下降。由于对住房的消费是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对出租房的需求就会增加。这一点体现在需求曲线上就是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出租房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会增加。

第一种情况:如果此时,规定房租的最高限价低于原均衡价格,则消费者的消费量将低于现均衡数量且还低于房价上升前的消费量,当然消费者的支出减少了。如果房租的最高限价在原均衡价格和现均衡价格之间,那么出租房的均衡消费量将高于房价上升之前的消费量,但消费者的总指出虽然小于现总支出但还是高于房价上升之前的支出。不管怎么样,这种限制价格都造成了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对出租房的提供者产生这样的一个激励即降低出租房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样,消费者的生活状况可能得不到改善。

第二种情况:给消费者以一定的补贴,这样虽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因为房价的上升而向右上方移动了,但政府补贴却可以使实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均衡数量是比原来增加了,但实际价格却由于补贴低于均衡价格甚至还可以低于原均衡价格。因此,消费者的福利得以改善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和出租房提供者的福利都增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21:04:00

“违规降价”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机票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话,降价是不违规的也是不存在违规降价的,因为每个航空公司都是价格接受者。但在现实中,航空运输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而是一个寡头市场。

分析机票的降价,我想不能简单的用供求模型中供给的变动来解释。我认为,这是寡头竞争的结果。由于,每个航空公司都能对机票的价格施加影响,为了争夺市场,他们往往会采取降价策略。

一般认为,农产品市场可以看作为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农产品的保护价格的影响的分析可以借助供求模型。一般说来,政府的保护价格是高于均衡价格的,这样就造成了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局面,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政府往往收购剩余产品。这一措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21:07:00

3中的打折是为了尽量多的获的消费者剩余,而消费着剩余的增加不多,对于一部分人是0----全部被商家获得-----也是一种价格歧视

6中分段收费也是一种价格歧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8 06:48:00

1题补充一点:

由于在最高限价下交易规则一般是遵循“先来先得”的原则。因此,低收入者未必可以在最高限价下提高福利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8 14:55:00

4、应用最恰当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论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意义。

国有企业员工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了,使得效率低----------人多手杂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