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75 7
2017-05-21
   善恶到头,未必有报???

    答:这个问题,有两种传统解释:一 ,道家认为 ,有生前报,也有死后报。(死后有灵魂受地府之审查,随人之善恶而得报),还有“近报在自身,远报在儿孙”。

    二,佛教认为,有现世报,来生报的不同。

    证明方法:道教自古常用易学术数例如算卦和相面之类玄学推测人的命运,发现常行善事者的命运比命中注定的定数要更好,常行恶事者的命运比命中注定的定数更差,不善不恶的平常人的命运和命中注定的定数高度吻合。因此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报应存在,行善可以改善命运。也就是易经系辞传里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道教和佛教都认为有“宿命通”的修道者能看透人的“三世因果”因此而知道善恶有报。

    结论:真正的“宿命通”非常稀有,可存而不论。精通易学术数例如算卦和相面之类玄学推测人的命运,可以推算到大概率准确的程度的,自古都有。当代港台似乎较多,例如曾为李嘉城顾问的陈朗等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21 19:11:17
问:谁身边没有个千把百人,看善恶还用看“ 太上感应篇”?

答:什么善?什么是恶?善恶的标准应以得道至人真人的开示为标准。



问:得道真人的标准又是谁定的?



答: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道法自然,天道好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1 19:14:39
《太上感应篇》是道家修养长生和趋吉避凶的根本大道

    《太上感应篇》是道家最根本的经典之一。历代道藏都收录有此经。此经认为要得福消灾,修养长生和成仙得道,都必须以积累功德为根本,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 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号伯阳,也就是周朝的圣人老子;得道成仙以后,称天立教,为道教的始祖,是上天至尊之圣。感应篇、是太上教化世人的书。

    太上感应篇(经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材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餧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当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1 19:15:58
太上感应篇图说1:得富灵验记  
     历代以来,为《太上感应篇》作注解的注书,多达数百种,皆是历代先贤为劝世救人而作,包括真西山、惠栋等大儒,也欣然为之作注。在众多注书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感应篇直讲》、《感应篇汇编》和《感应篇图说》三种。其中《直讲》以浅释为主,《汇编》以说理为主,《图说》以证案为主。
  《感应篇图说》一书,首创于清朝许鹤沙先生(许鹤沙先生,名缵曾,字孝修,号鹤沙,江苏华亭人。顺治六年进士,散馆授检讨。又为右春坊右中允,兼内翰林秘书院编修,翻译《大学衍义》。分校礼闱,旋外补江西驿传道副使,官至云南按察使。),后经王继文、郝玉麟、徐白舫、黄正元、毛金兰等诸先贤增补发挥,遂成鸿篇巨制,蔚为大观。此书乃是将《感应篇》条分缕析,加以注解,证以事实,配以图像,咏以诗词,注、证、图、诗,四位一体。体例严谨,内容丰富,语言典雅,极为精彩,读之足以惊人心目,改过向善之心油然而生,诚为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所以,此书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反响,士民争相刊版印送、传阅流通,其觉世牖民、教化世人,功莫大焉!
  今生得遇此书,即是有福之人,惟愿珍稀善法,勉力实践,精进修持,必能受益匪浅,福德大增。更祈辗转流通,助印传扬,广为劝化,广结善缘,功德无量!
太上感应篇图说1:得富灵验记
  得富灵验记
  【原文】
  凄风冷雨不成眠,拥被虔持太上篇。
  感得海神为配偶,一生衣禄永绵绵。
  注:世上银钱皆由天命定,命里若无,毫厘不能妄得,此伦理之常也。若人能发愤自修,持行感应篇,贫可易为富。经文所云“作善之人,福禄随之”是也。
  案:徽人程致中与弟致和同赴沈阳贸易,消折本钱,不能回乡。二人在客行代人写帐,聊度日月。一日,致和偶过关帝庙,见壁上粘《感应篇》,载有报应事实,不觉心动,乃叩神发愿,刻刻持诵,以求得富。 时逢九月,塞外早寒,风雪交加。致和昼则虔诚礼诵,夜则拥衾默诵,历数日不辍。忽见一犬颈带金铃,绕屋一周而去。至夜忽有神女随婢数人,执绛纱灯引导而进,霎时满屋雪亮,致和噤不敢言。女曰:“郎君尊奉太上,感动海神,使妾奉箕帚,幸勿疑虑。”命侍婢与致和更换新衣,随铺氍觎,列锦屏古玩之类,分席而饮。侍婢或歌或舞,弹丸之室,宽然有余。夜深撤席为伉俪,天明辞去,嘱曰:“慎勿轻泄于人。”次早,其兄见致和诧曰:“吾弟神采焕发,大异往常。”答曰:“一寒至此,那得有好气色,兄夜来安否?”兄曰:“永夜并未睡也。”两房相连,歌舞之声兄竟未闻,致和秘不敢言。是夕女复来,致和告以贫苦,女曰:“是不难,知君箧中有佣功银十两,可至某山头,有一卖马者,速买来。”致和如言买回,女教以进贡俺答,可获重赏。时俺答雄长诸部,已称可汗,一见马,大喜曰:“此龙驹也。”赏银五百两。女又曰:“某行贩药材客,母病欲归,有大黄若干担,价值千金。君可半价买回,不日即获重利矣。”月余,瘟疫大行,大黄市缺,致和所积获利十倍。嗣后,凡置某货,女俱先期指点,获资无算,乃捆载作归计。是夜,女执手泣曰:“良缘已尽,固知君不能留也。敬遵《感应篇》,效验甚大。君归宜益加勉励,身体力行,自然福寿绵长。记之,记之!”洒泪而别,致和不禁长号,其兄惊问,乃语以故。兄弟焚香拜谢,归家成富翁,刻《感应篇》万卷,以公诸世。
  附:松江张德甫,日诵感应篇,身体力行,生子二。田八百余亩,年老分析。各授《感应篇》一帙,戒曰:“为人之道,尽在于是。即作家之用,亦不外是。汝曹当如我力行之。”二子问曰:“篇中岂有作家法乎?”父曰:“算减则贫耗,盖言人所以贫也;福禄随之,盖言人所以富也。此即作家法也。”后二子奉《感应篇》如父命,事母孝。置产三千余顷。富甲一郡。
  一卷贻谋盥露余,明明经训即菑畬。萱庭绿尽春难老,兄弟香前读父书。(徐太史诗)
  【译文】
  注:人世间的银钱财富都是由上天命定的,命中如果没有,一毫一厘也别想得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果人能够下定决心,修习德行,坚持奉行《太上感应篇》,那么贫困就可以转为富裕。正如经文中说的:“做善事的人,福禄会跟随着他。”
  案:安徽人程致中与弟弟程致和一同去沈阳做生意,不幸亏了本钱,不能回家乡。兄弟二人就在客店商行里替人记帐,以此度日。有一天,致和偶然路过关帝庙,见庙内墙上贴着《感应篇》,上面写着关于因果报应的事情。不由得心中有所触动,于是向神明叩头发愿,时刻持诵《感应篇》,以求神明降福。
  当时正值九月,塞外早寒,风雪交加。致和白天一心一意虔诚读诵《感应篇》,晚上裹着被子默诵,连续数日,不曾间断。一天,忽然看见一只狗带着金铃,在致和的屋里转了一圈走了。这天晚上,忽然看见有神女和她的随行婢女几个人,侍女在前面端着灯引路,霎时见整个屋子变得雪亮,致和吓的不敢说话了。神女说:“郎君遵行奉持《太上感应篇》,感动了海神,海神命我前来伺候您,请不要有什麽顾虑。”神女令侍婢为致和更换新衣,铺设地毯,排列屏风,布置古玩等陈设,神女和致和相对共饮。侍婢又歌又舞,窄小的屋子顿时显得宽敞美观。到了深夜才停止了,二人结为夫妻。天亮后,神女起身告辞,临别时告诉致和说:“千万小心,不要把咱俩的事告诉别人。”早上,其兄致中见到弟弟惊讶地说:“你神采焕发,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换了个人似的。”致和回答兄长说:“我们穷困到这般地步,哪里会有什麽好运呢?兄长昨夜可安好?”兄长回答说:“我一夜没睡啊。”兄弟两个房间相连,哥哥却没有听见弟弟房中歌舞之声,致和也不敢将秘密告诉兄长。
  晚上,神女又来了,致和告诉神女自己很贫苦,神女说:“这个不难办,我知道你箱子里有给人做工挣的十两银子,你到某个山头,有一个卖马的人,你把他的马买回来。”致和照神女说的把马买了回来,神女叫致和把马献给俺答,可以获得重赏。当时俺答在诸部落中非常强大,已经自称“可汗”,一见到致和所献的马,大喜,说:“这是龙驹啊!”赏赐致和五百两银子。神女又说:“某个贩卖药材的商人,因为母亲得病,急着回家看望。他手上有大黄许多担,你去了用半价买回来。过不了多久,你就能获得大利。”一个月后,当地瘟疫大流行,大黄在市面上紧缺,致和获利十倍。后来,无论置办哪种货物,神女事先指点,获利无数,于是收拾钱财行李,准备回老家。
  这天夜里,神女拉着致和的手说:“你我二人的缘分已尽,我知道你不可能留下来。尊敬奉行《感应篇》,灵验异常,你回去后要更加勉励自己,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确保富寿长久。你一定记住我的话啊!”神女洒泪而别。致和悲痛万分,哥哥致中听到致和的哭声,过来询问,才知道神女降临这件事。兄弟二人焚香拜谢天地,把钱财带回家乡,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刻印《太上感应篇》万卷,流通于世。
  附:松江人张德甫,每天虔诚诵读《感应篇》,并身体力行,积德行善。他有两个儿子,有田八百余亩。年老为两个儿子分家,每人一部《感应篇》,告诫二人说:“做人的道理,都在这书中。即使成家立业的道理,也不例外。你们要像我一样,力行《感应篇》。”二子问道:“篇中难道有成家立业之道?”父亲说:“篇中说作恶的人‘算减则贫耗’,人就会变得穷困。又说行善之人‘福禄随之’,人就能富裕起来。这就是成家立业的道理。”后来,二子遵守父命,奉行《感应篇》,对母亲非常孝顺。购置田产三千余顷,成为当地的富翁。
  徐太史诗曰:一卷贻谋盥露余,明明经训即菑畬。萱庭绿尽春难老,兄弟香前读父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1 19:16:38
  太上感应篇图说,全书内容太多,请看:用百度搜索“太上感应篇图说的新浪博客”,可找到,有连载,快要连载完全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1 19:27:21
    太上感应篇图说,全书内容太多,请看:用百度搜索“太上感应篇图说的新浪博客”,可找到,有连载,快要连载完全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