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37 0
2017-05-22

3854.把材料科学做细

2017.5.22

分析元素周期表就会想到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和条件,物理化学属性与内部结构的关系,化合物与元素之间的关系,能否相互转化,能否通过类似结构获得类似物理化学属性,这些都是材料科学的基本内容。

通过热核反应、宇宙射线和正反物质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正负电荷是所有化学元素形成的物质基础,偏电荷光子和正反“氢”、“氦”同位素形态是过渡阶段,相对高端化学元素都是由正反“氢”、“氦”同位素进一步组合形成的,正反“氢”、“氦”同位素的相互排斥形成宇宙射线。所以,我试图通过不同“氢”、“氦”同位素的排列组合分析元素的内部结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可是,一堆“氢”、“氦”同位素的排列组合还是让人茫然,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分布、核外电子构型的规律性反映核内质子分布的规律性,启发我进一步探索原子内部相对高端的元素组合,发现了不同周期元素相对高端的“核”结构,元素的长周期内核和短周期内核,及不同原子核外电子“缺位”组合的可能性。

通过原子内部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原子与化合物是相通的,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元素未必不能再分,否则就不会有核裂变、核聚变发生,核裂变、核聚变可能存在规律性。

原子形态的化合物与化合物形态的原子组合终究存在质的差别,相互转化需要条件,物理化学属性可能不尽相同,需要逐一破解,这给材料科学和原子科学提出了无穷的课题。然而,科学的魅力就是永远存在未解之谜,枯燥和费解终究会转化为常识,这是我的努力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