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78 0
2017-02-20

3822.拥有3层次核外电子“空位”的元素

2017.2.20

元素周期表上拥有3层次核外电子“空位”的元素只有10个,它们是第六周期的55-59、第七周期的87-91号元素。

一方面它们是表层核外电子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拥有27-31个表层核外电子,却又不足本层次32的最高数值;一方面相较于同一周期的0族元素它们少了18、8,两个层次的核外电子,这使它们成为稀有元素。

我还不了解这给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物理化学属性,想来一定非常“活泼”。

本来想找到某些元素耐高温,某些元素燃点低,某些元素导磁的结构原因,却意外发现所有元素的架构基本相同,渐次演变的客观规律,“完美”元素反而“孤单”的相对原因,引发了我对核外电子“空位”、“缺层”现象的关注。

核外电子“空位”就是内部结构“氘”、“氚”原子相较本周期0族元素的“缺位”现象,不是离子现象。

每个核外电子都代表核内的一个 “氘”、“氚”结构,它们或者组成元素内核,如“氦”核、“氖”核、“钕”核、“铀”核,或者相对独立的存在。

是否存在核内的相对高端元素组合我不清楚,放射性“铯”、“碘”不是元素内核结构却是核事故的放射性污染物,不排除它们在核内相对独立存在的可能。

越是相对高端的元素核外电子的数目越高,结构越是复杂,可能存在内部复杂的物理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可能通过“缺层”、“空位”表现为某种“亲和力”,有利于化合物的选择性形成,目前还是我的猜想。

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形成条件和机遇,一个质子、中子的差别都会带来丰富多彩的个性不同,材料科学深入原子内部结构的分析研究是必然的趋势,我在此抛砖引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