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8.物质的单核、多核、亚核、“无核”形态
2016.9.4
原子就是一种核形态,为什么还有单核、多核、亚核、“无核”形态呢?要从化学元素周期表说起:分析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每层都有稳定的最高核外电子数量,分析核外电子的分布数量和形态,可能了解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另外,核裂变时阿尔法射线的存在和所有相对高端化学元素最内层核外电子的数量同一为2,说明氦同位素,或“氦4”可能是所有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内核,具有核心的地位。“氦核”的释放,可能是原子层面核裂变的标志。最小单位物质形态有无“氦核”,“氦核”的多寡和构成形态就是本文的思考内容。
除了氢、氦同位素之外,所有相对高端化学元素都有“氦核”,有的不止一个,核事故的不同放射性污染物可以证明,分析核原料与核废料的差别也可以证明。分析“氦核”的多寡,及隶属于什么化学元素,有利于掌握核聚变、核裂变的规律和不同化学元素物理化学属性的由来。
例如:“碳12”可以有多种组成方式,究竟是那种方式组成的,分析“氦核”的数量有利于大体确定范围。
化合物几乎都是多核架构,我称它们为“亚核”形态。与原子的差别仅仅是核外电子构型的不同,前者是核外电子全环绕(全共轭),后者是局部部分核外电子共轭。每一种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基本结构,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这是核与“亚核”的共同点。核与“亚核”的另一个共同点是:构成核与“亚核”的不同化学元素均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可以聚集在一起,也可以相互分离。
与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不同,氢同位素是“无核”结构。其中“氕”元素是单质子结构,“氘”、“氚”是质子、中子对结构。单质子结构相对容易裂变为偏电荷光子,质子、中子对结构相对稳定,不容易裂变为偏电荷光子。“氕”元素和“氕”化合物成为人类的常规能源,“氘”、“氚”成为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提供了物质世界的相对稳定性。
“镁”、“磷”是两种相对特殊的化学元素,相对容易裂变为偏电荷光子,原因不详。“铁”、“镍”也是两种相对特殊的化学元素,可以“导磁”和磁化,原因不详。可能与内部结构有关。还有一些相对特殊的化学元素,具有相对奇特的物理化学属性,如放射性蜕变,就不一一列举了。化学元素内部的任何微小改变都形成了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化合物的任何微小改变同样形成了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其中有无关联,值得深入探索,因为核聚变难,化合物易,能否具有接近的物理化学属性,或相对容易产生聚变反应,亦未可知。
物理化学博大精深,我只是略作剖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