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858 6
2009-09-21
2009年09月21日 0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4年5月21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科维茨(HarryM.Markowtiez)来到安徽省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一场学术报告,吸引了千余科大师生。 中新社发 吴芳 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新社发 钱新燕 摄

中新社合肥九月二十日电 题:中国科技大学的国家使命
  中新社记者 吴兰
  一九五八年,担负为国家培养新型尖端科技人才的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五十余年来,风雨兼程的科大经历过特殊年代的浩劫、濒临解体的困难。然而,经过艰难重建,该校创造了中国教育界系列之最,成为“一座科学的殿堂,一所传奇的学校”。
  筚路蓝缕

  一九五六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当时在中国,最新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和这些新技术有直接联系的某些重要科学部门,如原子核物理、空气动力学等几乎还是空白,或者十分薄弱,科技战线急需补充优秀后备力量。而当时中国的高校普遍存在理工分家、数学与科研脱节的弊病。所以创办一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成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共同构想。
  一九五八年,中国科技大学应运而生。九月二十日,中国科技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道称其成立是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建校初期,马大猷、贝时璋、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当时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亲自登台,为学生讲授最新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进展。如此卓越的师资力量加上先进的办学理念等,截至一九六六年,共毕业的三届四千七百余名学生绝大部分成为科技、国防、教育领域的骨干。仅后来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白以龙、徐建中、赵忠贤等二十九人,比例高达千分之六。
  然而,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席卷而来,中国高校正常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科大在此浩劫之上,还要南迁至安徽,此次南迁使得该校仪器设备损失三分之二,教师流失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濒临解体的困难条件下,逐步开始重建家园,恢复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该校率先提出并实施系列创新举措,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英才教育
  一九七八年,中国科大少年班诞生。当时“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人才稀缺。少年班的诞生,被誉为“科学的春天”里的第一枝报春花。李政道为其题词为“人才代出,创作当少年”。
  在随后的三十余年里,通过一系列的首创“实验”教学改革,科大少年班培养出首位获得美国“天才奖”的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美国青年科学家大奖得主李巨等杰出精英……
  担负国家培养尖端人才的中国科大,一直在探索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今年该校又“试水”“科技英才班”的培养模式,通过科教创新模式,为国家未来十五至二十年培养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目前已设立“华罗庚班”、物理、力学、生物、光学科技等“科技英才班”。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过去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在此间说,“为此,该校将从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需求,适应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出发,探索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国家未来培养和储备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
  期许诺奖
  中国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科学发展,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技术研发型和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一定的人文综合素质,使之在未来社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成为敢当大任的领军人物和关键性骨干”。而对诺奖的期许早而有之。
  中国科大在成立初期,就提出科大人不仅要为“两弹一星”服务,也要争取获得诺贝尔奖。
  一九五八年,教务处长张兴民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说:“如果将来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出现一个像爱因斯坦式的人物,这就是科大培养的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大校长侯建国说,“千人一院士”是科大办校五十年向国家和人民交出的一份最杰出的答卷,待到科大百年华诞之时,期望能成为培养中国本土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最多的高校。
  据了解,“千人一院士”是指,在中国科大办学五十年里,培养约五万名毕业生,其中已有四十余人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同期(一九六三年后)毕业生中当选院士数最多的高校。其中,本科毕业生中平均每千人中就产生一名院士以及七百多名硕士、博士,比例高居中国高校第一。
  九月中旬,安徽合肥秋意浓浓,穿行科大的幽静校园里,总在不经意间与某位大师雕像邂逅。站在郭沫若、严济慈、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赵忠尧、钱临昭、杨振宁等大师像前,充满无限敬仰。(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1 10:46:09
中科大啊~敬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10:49:33
有点弱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10:53:32
很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11:10:28
感觉中科大应该是受污染较小的一个高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1 20:07:54
嗯,中科大值得敬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