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这几年,有很多的感触,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经历过不少教训。现在贡献出来,与国内的朋友们分享。在美国待了三年,也习惯每天的披萨面包的日子,这三年体会很深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英语的口语重要性,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的生活吧。
我们学习英语的时间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可惜效果却不理想。终究来说还是应试教育的原因,注重考试不注重口语的运用,再加上现在还要把英语的分数减少,潜意识里觉得英语会写就够了。我在国外认识了几个朋友,英语说的很流利,但你让他们完整的写一篇文章,他们就懵逼了。所以呢,如果真的打算出国深造的话,大家的口语一定要好好练习。
我们都知道外国人很open,所以呢,与老外聊天说话不要太拘束,随便聊。我第一次参加学生派对的时候,我记得一个金发美女直接问我,你们中国人对“性”有什么看法。我被吓到了,和一个陌生女子谈论这个是不是有点尴尬,然而她还紧追不舍你们是不是怎么样怎么样的。美国的大学生们他们聊得很多的是当下的时事热点,还要就是音乐与电影。想想我们一碰到老外,可能只会说“how are you”更有甚者,直接一上来“do you like China”,直接把老外吓跑。对于回答过无数次的问题,无论是谁都不想再重复。后来我与别人聊天就开始从欧美的一些歌手之类的聊起,渐渐的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有时候,用“I am good”也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谢谢、也可以用与拒绝之类的。总之,老外真的是非常随意,想要融入他们的生活其实也很简单,随意一点,放开一点就好啦!
我一开始就是带着一口“中国式”英语,结果就是谁也听不懂,朋友圈也只有中国小伙伴。后来因为去饭店打工,要与顾客交流,就开始找美国的同学练口语,我教他中文,他教我口语,其实也就是每天找一些推特上有意思的话题进行讨论,后来她又带我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也因此找到了很多人一起练习口语,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出国会带“老干妈”,因为那里的东西真的太难吃了。然后就把“老干妈”分给室友,他们以为是什么果酱,一个个奇葩都用来涂面包吃,想想也是 醉了。后来英语好点以后就可以去找教授导师吹吹牛,说说咱们大天朝有哪些有趣好玩的东西,其实我们不要把外国人想成多么坏,虽然人种上有差异,但是只要你与他们真心交流,他们同样会给你友好的笑脸,
总之呢,这一段经历真心非常的棒,那些老师教的方法大家大可以去百度上搜一搜,我就聊一聊我的生活,给想要出国的伙伴们一个练习口语动力。留学的生活虽然很累,但是收获绝对是无法想象的,无论未来是想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会说英语真的比你会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