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约翰·S. 戈登
译者祁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2011-01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
作者简介
——————————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1944年生于纽约,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他1966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在过去的二十年,他作为全职作家,著有《华尔街上的猩红女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华尔街历史》,《汉密尔顿的赐福:美国国债的兴衰史》。1999年,他出版了《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祁斌,《伟大的博弈》译者。1968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并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同年转学芝加哥大学商学院,1997年获MBA学位。从1997年起开始在华尔街工作,先后在伦敦、纽约等地从事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等业务。曾供职于法国巴黎银行和美国高盛集团,并曾在纽约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任合伙人。2000年回国加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任战略规划委委员。2001年至今任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人性堕落的大阴沟” (1653年~1789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36](#ch36-back)
第二章 “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 (1789年~1807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三章 “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1807年~1837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四章 “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 (1837年~1857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五章 “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1857年~1867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六章 “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1867年~1869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七章 “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1869年~1873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八章 “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 (1873年~1884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九章 “您有什么建议?” (1884年~1901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十章 “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 (1901年~1914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十一章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1914年~1920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十二章 “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1920年~1929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十三章 “不,他不可能那么干!” (1929年~1938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十四章 “华尔街也是……主街” (1938年~1968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十五章 “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1968年~1987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第十六章 “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1987年~1999年)
译者附注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附录1 华尔街上的硝烟 (2000年~2004年)
附录2 金融危机大事记(2000年~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