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2516 6
2009-09-21
今天听了一所名校的博士论文答辩,一个老师的提问紧紧地围绕着学生论文建模的理论前提,assumption,进行深究。觉得很有启发。


现在看到的一些技术性的论文,很大一部分,并不对理论假设assumption做充分的思考,一些假设只是为了均衡的求解,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种对真实世界的“不合理抽离”,当然这还要结合文章所强调的内容,来断定抽象、假设是否合理。


另外,一些老师总提问propostion 背后的intuition.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至少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而这是许多技术较好的同学需要补充的东西。技术需要合理的抽象、与真实逼近及intuition 相结合。


因而,在建模时常问自己,assumption 是否合理?结论背后的intuition 是什么?可能需要大量的篇幅来argue,而这样的过程,是文章充实与有说服力增强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1 23:09:59
顶起!有些参考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2 16:26:02
因此,现在很多模型的结论与现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3 13:44:18
没看懂三楼的意思,不过楼主说的对,理论前提可能要决定方向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4 16:49:17
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写文章而建模,并没考虑太多实际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5 13:04:45
嗯 是的 是对我们很好的提醒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