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664 2
2009-09-22
2009年09月22日 0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 邢利宇)中国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通过实施特殊扶持政策,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十一日在此间发布的《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说,为确保少数民族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此后又提出按比例录取的优惠政策,并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单独命题考试、单划分数线录取等政策,这种照顾一直持续至今。

  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只有一所大学、九所中学、一千三百五十五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百分之十九点八,全疆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目前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类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稳步发展。
  二00六年,随着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推行,新疆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费教育。二00八年,贫困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从二00七年开始,国家每年投入一点二九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五点一万名普通高校和九点五万名高、中等职业学校特困生,其中百分之七十为少数民族学生。二00八年,全疆共安排支持教育资金一百八十七点七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三。二00八年,新疆共有小学四千一百五十九所、在校学生二百零一点二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九十九点六以上。
  白皮书介绍,国家在农牧区建立了提供食宿和学习用品的寄宿制中小学校,通过实施“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培”工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及公派少数民族留学生等,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国家坚持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在新疆,凡有文字的民族,均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教学。多年来,国家拨付专款,用于编印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柯尔克孜等五种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一年一度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新疆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等多种文字试卷。
  针对全疆一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约百分之七十尚未掌握或根本不懂汉语文字,对少数民族和自治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自治区政府二00四年作出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决定。二00八年,在维吾尔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倡议下,新疆开展“双语”教师培训,稳步推进学前“双语”教育。  
  白皮书披露,为使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二000年起,国家在北京、上海等十二个经济发达省市的十三所中学开设新疆高中班。截至二00八年,新疆高中班扩大到十二个省(直辖市)二十八个城市的五十所学校,目前累计完成九届二点四万人的招生任务,毕业生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顺利升入内地高校进行学习,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毕业生考取重点院校。二00三年开始,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参照内地新疆班形式,在乌鲁木齐、石河子等新疆八个城市开办区内初中班,主要招收农牧区乡(镇)、村小学或贫困、边境县城市小学的应届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2 11:46:06
支持政府的民族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2 11:53:39
新疆的民族政策是有问题的,从思想上教育他们"他们是特权种族"在实际中让他们四处碰壁,然后灌输了特权思想,培养了一群懒人,最后造成了维族人不满意,汉族人不平等,不知道政府的这些特殊政策到底照顾了谁???到底真正实惠了谁.
别忘了,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越是娇生惯养的孩子,越不成材,一个道理.
我接触过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维族人,涵养,知识水平是很高的,但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生活状况并不乐观,可以说是衣食无着,但是他们思维观念里,他们是维族,别人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切,所以他们从没想过去努力争取,改善自己的生活,政府发放的救济物资,他们会用来换酒或其他,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依旧一贫如洗,继续等待救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