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3133 5
2017-05-25
悬赏 201 个论坛币 未解决
求指教:解放前社会动荡老是发生通胀,那北京上海解放前老百姓是如何购买商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25 19:05:32
      在北京,袁世凯活了57岁,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袁世凯死后,袁克定主持分家,他给自己分了40万大洋和天津的房产,而袁克文分得了12万大洋,10根金条,剩下的兄弟姐妹只分到10万大洋,
       1918年,袁克文到上海游玩,一次花去60万大洋。山东督办张宗昌请他写了一幅字,价码是1000元银洋。看来,当时在北京,天津,山东上海等地日常交易货币 主要是使用大洋。但是不知道 金条 和 大洋 是如何换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19:21:45
根据《大众晚报》1947年7月30日的资料,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国民党法定之货币之意】能够买到:1937年两头大牛,1943年一只母鸡,1946年一个蛋,’‘’‘’‘’法币不断贬值,在市场上丧失信誉,

爷奶和外公外婆说,那时候上海人使用的真正货币是“黄白绿”,我爷爷1990年去世时候,还留下了当时存下的200多个袁大头银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7 15:27:59
自清末开始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用的主要是墨西哥鹰洋。之后张之洞主持下发行过大清龙洋,民国后发行了袁大头。后来墨西哥鹰洋逐渐退出流通。共产党在红区也发行过银洋,不过用的是墨西哥鹰洋的模板,在上面打了工农钢印。国民党统治末期发行法币,也就是纸币,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解放前的大部分时间流通都使用的银元,货币贬值不严重,到解放前几年改行纸币后才出现了恶性通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7 16:03:44
解放前,我国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差距很大,大城市和周边附属地区也有差距,总的说来有以下两种购买商品的方式:
1、现金购买,携带大量的法定货币,或者美金、黄金、白银等硬通货购买商品(通过地下市场换取美金、黄金、白银,再用这些硬通货来换购商品),这个在当时的报纸以及文学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描写。通常发生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地带。
2、以货易货,以协商的方式将约定等价的商品互换,个人之间商户之间都有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 09:56:41
推荐你看一下《北平无战事》,民食调配委员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