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1310 4
2017-05-26
或许今天受到了一点打击,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前几天好像在论坛里看到的一个帖子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一些基础的重要性。
问题如下:面对很多应付性的教学(措辞有点不妥,请见谅,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个词),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样的现象,或者说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

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对我们很重要的基础,在国内教学会出现这两种现象:一是,一本书一个学期不仅没有教完;
二是,囫囵吞枣式的灌输。

但这些可其实我们是需要很好的吸收和掌握。比如统计学里面的高等数理统计,等等。我们一般会看到一般只讲前面的四章。之后的不讲。

发这贴并非是来吐槽,而是想让大家思考,既然是现象,那作为学生如何改变?如何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26 22:54:41
教师可能因为教学时数不够(教学计划所限)只能讲解部分内容。也可能是有些内容会在相关的课程讲述,略下不讲。学生最好和老师沟通,在老师建议下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6 22:54:49
jiandong4388 发表于 2017-5-26 22:31
或许今天受到了一点打击,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前几天好像在论坛里看到的一个帖子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 ...
我们会全部讲完,而且课程作业特别特别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31 22:20:30
如果有教材,那么一定是根据某个理论主线将学科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我讲的时候会把这条理论主线告诉学生。内容安排上根据学时调整讲解细节的程度。不过现在学时普遍不够,能把大致脉络讲完学时也就用完了。学科思想和课程理论主线比细节更重要。补完细节和练习掌握部分要靠学生自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56:26
最好的办法是自学吧。我读本科时微积分只讲了一个学期,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一个学期,但如果做学术的话,经济学用到的数学应该和数学力学系一样,学两年的数学分析。但经济系的学生不太可能都做学术,大部分读个本科就工作了。所以学时不够就只能填鸭了,对于有远期目标,有远见的学生,回花很多时间打基础。到很少有学生是有远见的,所以像普林斯顿这样的名校,特别注重打基础,前提是学生基础足够好,爱学习。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在一个平庸的大多数的环境里,主要还是靠自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