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6-3-15 20:39:00
收入 就业 增长 通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5 22:40:00
Y,本来想选AD的,结果被人选了,想了想答案还是要丰富多彩才有讨论性,所以选Y,总产出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围绕总产出的短期增长和波动有商业经济周期,围绕长期的总产出增长,有增长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6 16:28:00

支持二楼得观点。目前的宏观研究,都是围绕总需求的!

但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6 16:31: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8 22:03:00
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1:03:00
当然是经济增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6:03:00
增长,呵呵,没有增长一切都谈不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9:26:00

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3 19:27:00
发展与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4 11:3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4 11:42:00
首先想问一下,你们人大的经济学人是不是真的有感念天下苍生,民胞物与的胸怀?如果有的话,才可与之言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4 12:13:00

总量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5 03:01:00

Expectatio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5 18:49:00

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5 20:03:00

让我说的话,那就是“各存量与流量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5 20:30:00
我找不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6 15:22:00

IS-LM-BP模型可能更全面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7 16:03:00

ad-a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8 19:20:00

我感觉leeleel老兄的目标不在于关键词,而在于了解各位朋友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程度。

就我看凯恩斯的书名应该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的选择,

而高手们往往选择“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00:06:00
以下是引用文献综述在2008-7-18 19:20:00的发言:我感觉leeleel老兄的目标不在于关键词,而在于了解各位朋友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程度。就我看凯恩斯的书名应该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的选择,而高手们往往选择“均衡”。

没有福利分析(价值判断)的均衡,不会是经济学感兴趣的均衡。

经济学不会分析物体为什么有时沿直线运动,有时沿曲线运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00:33:00

提出Walras均衡,在于思考那组神秘的价格的存在性——大家首先都是进行分散决策的价格接受者。

提出Nash均衡,在于思考“各方都不会首先单独改变现状”这一神秘情形的存在性——大家首先都是进行分散决策的个体。

“宏观经济学”的别名是“总量经济学”。

有人讨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割,讨厌“总量”与“个量”的划分,想把两者浑然一体。

无论怎样,如果政府没有独享(基础)货币发行权,“宏观经济学”就很难独立存在了;反之,宏观与微观的鸿沟,仍然难以弥补。

在什么情况下,“水”与“水分子”有相同的性质呢?水的“均衡”意味着水分子的“均衡”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23:09:00

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23:38:00
总量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2 12:34:00
支持下六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0 18:45:00
就业、利息、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0 19:08:00

若只选一种,我认为是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0 20:37:00
消费,投资,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0:00:30
社会生产与就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42:13
总需求 总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3:02:07
劳动生产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35:31
宏观的理解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