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Walras均衡,在于思考那组神秘的价格的存在性——大家首先都是进行分散决策的价格接受者。
提出Nash均衡,在于思考“各方都不会首先单独改变现状”这一神秘情形的存在性——大家首先都是进行分散决策的个体。
“宏观经济学”的别名是“总量经济学”。
有人讨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割,讨厌“总量”与“个量”的划分,想把两者浑然一体。
无论怎样,如果政府没有独享(基础)货币发行权,“宏观经济学”就很难独立存在了;反之,宏观与微观的鸿沟,仍然难以弥补。
在什么情况下,“水”与“水分子”有相同的性质呢?水的“均衡”意味着水分子的“均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