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moo 发表于 2008-7-19 00:33 
提出Walras均衡,在于思考那组神秘的价格的存在性——大家首先都是进行分散决策的价格接受者。提出Nash均衡,在于思考“各方都不会首先单独改变现状”这一神秘情形的存在性——大家首先都是进行分散决策的个体。“宏观经济学”的别名是“总量经济学”。有人讨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割,讨厌“总量”与“个量”的划分,想把两者浑然一体。无论怎样,如果政府没有独享(基础)货币发行权,“宏观经济学”就很难独立存在了;反之,宏观与微观的鸿沟,仍然难以弥补。在什么情况下,“水”与“水分子”有相同的性质呢?水的“均衡”意味着水分子的“均衡”呢?
其实,在一个无货币摩擦的“cashless economy”(Wicksell在1898年就提出过)中,公众对无利息支付的“现金”没有需求,央行准备金帐户余额相比其它无风险资产也无任何优势。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宏观经济学”依然存在,中央银行也依然有办法对实体经济施加影响。
我在40楼说过,如果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关键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微观基础”,也只有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研究,最终才得以进行明确的福利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