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竞争分析
近20年来,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涌现出不少品牌,其中不乏大量中国本土品牌。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资料显示,2015年,在中国相对分散的保健食品市场中,中国知名本土品牌市场占比约25%,未来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前十的品牌中有六家是直销企业。由于目前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知较低,直销企业凭借其庞大紧密的销售网络在消费者教育和产品宣传上具有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非直销企业例如汤臣倍健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品牌建设及渠道扩张,近年来发展迅速。
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截至2015年底,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440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全部厂家的50%。

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这6个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一半,而新疆、宁夏、西藏、青海等中药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只有不到3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上虚假广告或广告夸大宣传的问题严重,以致保健食品品牌陷入信誉危机的困境。
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将吸引更多的医药工业转型,这也是部分医药企业突围脱困的机会。医药工业企业凭藉其原有的研发、生产和行销能力,涉足保健食品行业将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国外健康品快速进入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跨国保健食品企业通常在资金实力,研发能力和行销模式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当然,也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影响进口保健食品的发展,比如中国中医药食疗养生文化,其对内地人的影响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