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7-6-1 17:45:26
昨日阅读0.25小时,累计阅读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7:48:12
昨日阅读1小时 总计13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8:00:49
昨天阅读1小时,总阅读47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8:20:50
第149天,昨天阅读2小时,合计50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8:43:05
昨日阅读1小时,总计209小时,第128日。

阅读 The Rise of M-Commerce: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mobile-commerce-shopping-trends-stats-2016-10?IR=T

M-commerc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major channel for shopping and to change consumer shopping habits, but one overwhelming factor has prevented this shift.

The mobile shopping experience is a nightmare.

Users get so frustrated when trying to shop on their phones that they far more often than not abandon the process.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5, U.S. adults spent 59% of their time on mobile and 41% on desktop, but just 15% of their dollars on mobile and a staggering 85% of their dollars on desktop.

Multiple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is poor mobile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most prevalent of these is smartphones' small screen size. This makes product details difficult to read and payment information frustrating to enter, especially because many sites are not mobile optimized. This is far and away the main reason that customers give up: completing a purchase on a phone just takes too much work.

Speed is also a problem. Mobile users often shop on the go, which provides convenience but also puts them at the mercy of spotty Wi-Fi and LTE connections.

And finally, users feel less secure when entering their payment information on a phone when compared to a desktop or lapto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8:44:26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1 06:15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2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9:25:0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1 06:15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9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9:50:35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14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0:12:24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6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0:25:50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0:27:05
2小时,共计5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1:20:52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4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1:23:46
【32】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1小时。

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


◆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星座为什么会那么准,就是那些形容词的锚定效应。那些形容词就像前文提到的毫不相干的无价值的数字,但依然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比如我一开始不知道星座日期的划分,按农历算自己是处女座,就觉得哎呀好准啊我有洁癖喜欢做家务什么的,但凡遇到点跟处女座形容词有点关系的事情就会联想到星座,甚至不相关的事情都觉得跟星座有关(因果关系偏好,信任多于质疑)。
后来说星座按国历划分,我变成了天秤座,结果追求完美广交朋友的形容词就被强化了,我还自己给这两个星座找了点关系,比如,洁癖也是追求完美的一种,喜欢做家务跟交朋友都是因为善良有亲和力之类的……
有人做过实验拿一些形容词随机抽取并组合成星座描述,被试者大部分都觉得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暗示,无论我们看到的形容词是我们想变成的那样,还是想避免的那样,或者恰好自己就是这样,我们总能找到一个跟它搭上关系的理由--这是系统1的强项,并且很可能在我们没意识到、系统2压根没有检验判断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以至于反应比较迟缓的动作语言感知系统慢半拍地表示“好像真的是这样”……
>> 你是否会把144岁向下调整来得出自己的评估?也许不会,但这个大得离奇的数字仍然会影响你的估测。我的直觉告诉我,锚定就是一种暗示。如果有人只是提起某件事,而他的话却促使我们去看、去听或是去感受这件事,此时的情形就可以用锚定来形容。例如,“你的左腿现在是否微微麻木了”这个问题常会使相当多的人回答说他们的左腿确实感到有些异样。

这些带着暗示性的外来刺激,激活系统1的联想机制,它甚至能够在有限信息量的情况下因为过往经验、连贯性、因果关系的作用,自发形成一个看似合理且完整的预设方案,以支持信任或者强化暗示刺激的作用,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认知偏差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
>> 暗示即一种启动效应,它会有选择地找出相应的证据。你完全不会相信甘地活到了144岁,但你的联想机制却会对一位逝去的老人产生印象。系统1理解句子的方式就是尽量相信其内容的真实性,它对相应想法的选择性激活会产生一系列的系统性误差,这些误差会使我们更容易受骗,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想法

锚定效应的过程:暗示性刺激-激活联想-提取相关信息-连贯性、因果性、一致性、信任-认知偏差-强化观念-判断或行为的倾向性-进一步强化-忽略其他信息
>> 对相应记忆的选择性激发解释了锚定效应:大小不同的数字能激发起记忆中不同的观念体系,而这些带有偏见的观念则成为(受试者)估测年度平均温度的依据,据此作出的估测值也因此带有一定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1:46:35
昨日阅读3.5小时,累计45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10:09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12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22:47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6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24:0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43:04
昨天阅读时间2小时,累计阅读时间42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56:34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5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57:36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636905-1-1.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关于股市投资的逻辑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文中讲到,选择投资标的,就是要根据行业发展前景,时代的趋势而选择。在我国第一梯队由政府及其智囊团队组成,他们将研究我们的发展方向。个人感觉一直都在向国外学习,向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copy。从QQ到现在的共享单车,从百度到现在的淘宝,社会的各种方面都在向他们学习(copy)。而第二纵队便是各大机构和研究所的博士们及第一纵队的学生们。第三纵队的便是我们这些小散户,一直处于消息面的不利地位。我一直觉得本世纪最重要的两样事情就是信息和人的目光。而且一个人的眼界及判断能力和智力水平都很大程度上收到信息的制约。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2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8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58:52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4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3:01:2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1 06:15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38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3:25:34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1 06:15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7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3:29:5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1 06:15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3:31:03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6-1 06:15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充实计划】今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92.5小时。
【阅读感想】1972年,美国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这一举动不是美国拒绝履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那么简单。在此之前,财富的增加,来自于产值的增加。而窗口的关闭,让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开动印钞机,我们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可以花未来的钱的时代。大家是否想到了天堂里的两个老太太,也许超前消费是好的,因为他让我们可以提前享受,但是这种机制最后的结局如何,尚未可知,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3:33:26
昨日阅读7小时,累计阅读114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3:52:01
【投入】2h,总计389.5h
【资源】1、《经济学人》0520版以色列特别报道精读一篇;2、浏览0527版(客观上读不进去);3、听明镜怎么分析安邦与财新事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 01:10:01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9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 15:15:06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0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6 23:20:25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10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