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发力在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上。”花旗银行(中国)商业银行部中国区市场总监许昌青对CBN感慨。
  许昌青已经连续四年带队参加中小企业博览会,对于中外资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越来越高的重视度,他认为:“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福音,而外资银行的参与希望可以给这一领域带来一定程度的正面刺激。”
  但事实上,在中小企业贷款这块市场,外资银行份额的占比还很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人士则表示:“我们推估,2007年和2008年外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份额占比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不到1%,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对外资银行来说,无论是大企业信贷还是中小企业贷款,与中资银行相比,都显得先天不足。“大企业、大项目,外资银行根本无法与中资银行相争。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外资银行的份额很小。”某外资银行人士表示。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太小,根据银监会2008年年报,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资产为1.34万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为2.16%。
  即使这样,外资银行也普遍认为,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仍大有空间可为。
  “相对于大企业信贷来讲,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与香港相比,香港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已非常成熟了,很多中小企业都变成了大企业。但国内不同,空间仍很大,中小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去做新业务,做大业务。”东亚银行广州分行行长梁志伟对CBN表示。
  渣打银行(中国)中小企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林添富也表示:“近几年来中资银行纷纷投入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贷款。中外资银行对这块市场的竞争是正常的,但现在还是一个蓝海,每个银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林添富介绍,渣打银行(中国)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自2003年开展以来,在客户数量和贷款总额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不过,网点少成为了外资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最大障碍。
  林添富和许昌青均表示,网点渗透率不够,致使渣打和花旗等外资银行只能在现有的网点上开拓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许昌青说:“举例说,在花旗尚没有分行网点的广东东莞和惠州等城市,我们就会通过位于广州和深圳的分行和团队进行覆盖。”
  林添富则表示,在没有开分行的城市,外资行较难控制风险,而且客户经理出去调查的成本太高。
  此外,存款来源一直是外资银行的一大困境,当前在国内经营的多数外资银行都面临着吸存压力,这也是外资银行经营企业贷款业务的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