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中国文明的两次突破和两次引进
楼主
fayedi
1264
1
收藏
2009-09-25
陈季冰专栏
每隔几年,我都要重新读一遍诸子百家的主要经典,上个月又重读了《老子》、《论语》和《孟子》。记得上一次大规模地阅读它们是在1995年,花了3、4个月的时间几乎通读了诸子百家的所有经典,其中还包括《列子》之类明显的“伪书”。相比之下,这次规模小多了,不过版本和注释每次都不同。它们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如果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的生命体的话,它们就是它的骨骼或主干。不管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它们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误熓钦娉匣故切槲雹熥苤它们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没有了它们,也就不存在了所谓“中华文明”。
上个月看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年:嘉靖与海瑞》的DVD,在我看来,这是近年来拍摄的所有历史剧中最好的一部。意犹未尽之余,我认真重读了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作《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10多年前是一本畅销书,有点像易中天的《品三国》这些书在今天的地位,我初读它大约是在1998年。当时印象非常深刻,我在读完某一本书之后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至今都寥寥可数。我尤其记得本书结尾的那段话: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的确,正如黄仁宇的评论,“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这是明朝的失败,也是中国2000年大一统皇权政治的悲剧性失败。我认为,这才是作为明史专家的黄仁宇先生所著这本书的更大的意义。中国有比较可靠记载的4000年政治文明史上有过两次大的制度突破。第一次是在秦代,它突破了殷周时期的诸侯分封的上古礼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秦代,巩固于汉代,经过数度朝代更替以后的调整改进,重建于隋代,并极盛于唐代,之后便开始了长达一千年的缓慢而不可逆转的衰败。到了明朝末年,它确实已到了山穷水尽之绝境,而有清一代“鸦片战争”之前200年的勤勉努力不过是其回光返照而已。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二次突破当然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的自我调整和自我革命,这次突破,到现在已历时近200年,但仍未取得最后成功,未来的端倪依然扑朔迷离,现在还很难断言其结局。不过我们也无需急躁灰心,因为2000多年前的那一次突破,自春秋始至汉朝建立,前后花了600—700年时间。相对而言,“鸦片战争”至今只走过那次突破的1/3时间。所不同的是,秦汉体制的突破是在中华文明内部自然演化生长出来的,而这次的“现代化”虽也有内部变革的要求,但更直接的是在外来文明的压力和挑战之下的被动适应,情况的复杂性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谈谈外来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我们知道,在浩瀚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真正影响过中国文化的大规模外来文化冲击也只有两次。第一次是从东汉初年开始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第二次仍然是近代以后西方文明的引进。从东汉初年一直到宋代理学的集大成,中国用了一千年时间将佛教这种完全外来的思想文化彻底地中国化,并几乎天衣无缝地整合进自身的文化传统。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却灭绝于穆斯林的战火,以后再也没有重生过。我认为,研究佛教的中国化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借鉴乃至吸纳整合西方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就像中国化了的佛教不同于印度佛教一样,未来“中国化”了的西方思想文化也必然大不同于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后形成的西方“现代”思想体系。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并朝这个方向自觉努力,那么近代以来那些从所谓“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的激烈争论都是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用生物和医学技术作比喻,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不是断肢续接,也不是外科手术,甚至也不是良种嫁接,它比较类似于现代的“转基因”工程。比“转基因”工程更困难、更不可预测的是,文化融合往往是不能人为主导的,人的自觉努力或许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最终的方向和结果却取决于许多不可测的机缘巧合。
当代中国正站在5000年历史中的两次“双重突破”的交汇点上:我们既面临着制度性的突破,又面临着思想文化的突破。秦汉体制改变了中国的制度,但其文化内涵是从中华文化中自己生长出来的;佛教改变了中国文化,塑造了后世中国的心性,但没有对中国的制度造成明显的影响。今天的中国却面临着双重改变:不仅制度需要突破,文化也有待重建,而这种“双重突破”中都有西方文明的重要影子。我在去年这个时候出版的一本书中详细讨论了这个大课题,我自己原来为那本书定名为《走出“民族神话”——中国重新崛起的精神准备》,最后出版时被编辑改成了《下一站:中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玫瑰猴
2009-9-26 02:42:29
进化5000年都不如进化2000年的日本,还不如历史只有几百年的好多个国家.
要点只有一个,还需要说那么长?
呵呵, 累不累呀. 读都累,实在没人跟贴的样子,凑热闹而已.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中国文明的反思
免费中国文明的反思
中国文明的反思
中国文明、价值观重建的哲学基础
《中国文明的反思》
[中国文明与世界:汤因比的中国观].(日)山本新.秀村欣二编.扫描版.pdf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
中国文明与世界——汤因比的中国观
将现代文明纳入中国文明体系
《中国文明的本质 卷1(高清)》陈宣良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EViews专版
爱问频道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行业分析报告
学道会
热门文章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2000离散数学习题精解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数据、报告(2005-2023年)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