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国内廉价资金涌入东南亚不意味着经常项目顺差
——这部分 并没有在经常项目 而是体现在资本和金融项目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的亚洲国家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而且在债务危机时期也并未出现重新加强管制的倒退。到20世纪90年代,亚洲国家普遍出现了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明显加速的趋势。本来这是件好事,但是东南亚本身经济并不具备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条件。
第二,危机前日元一直在上升。在1995 年8 月以前特别是从1985 年9 月广场会议到1995 年8 月的这十年
间日元对美元基本处于升值状态,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日元的升值有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日元的升值为东亚国家经济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自1995 年8 月以后日元开始大幅贬值日元贬值,导致实行出口导向且盯住美元政策的东亚国家地区的贸易状况恶化、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日元的贬值成为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元贬值有益于日本的出口,但作用有限。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工业,但不利于日本的金融业。日元的贬值必将使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雪上加霜。造成日本出口减少和产业空洞化的真正原因是日本的劳动成本过高,而劳动成本过高又是日本生活费用过高所致贬值将导致日本生活费用从而劳动成本的进一步上通过提高进口产品价格来解决日本的通货收缩无异于缘木求鱼。”(余永定,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