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家居热度渐升。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将呈现井喷式增长,预计2020年将突破3294亿元。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国内智能家居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需求还在培育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智能家居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一些领域已经出现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据权威报告显示,中国或将在2020年前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的整体规模将由目前的100亿美元增长至5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激增至4000亿美元。到2030年,亚洲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150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25%以上的份额。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智能家居在中国的迅速渗透主要得益于中国日益增加的家庭收入。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研究,到2030年,年收入突破3.5万美元的中国家庭将超过4000万户。
智能家居正在逐渐深入各行业,早期的智能家居的专利布局70%以上都集中在智能家电终端系统,但随着业界对智能家居的进一步探索,住宅配套系统、智能管理与控制系统也逐步受到了关注。
2017智能家居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智能家居应用服务落地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成熟发展尚需时日。随着智能家居产品数量的增多,从最初的灯泡、插座、摄像头,衍生出机器人、控制器、感应器等更多的新奇特产品。
尽管前景向好,但智能家居在我国却叫好不叫座。近几年,智能家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强劲的生命力。
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以97.125亿美元成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容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则为5.2亿美元,位列第四;但从智能家居普及率的增长情况来看,美国以5.8%位居第一,这一数据在中国仅为0.1%,差距之大令人震惊。尽管全球范围内,智能家居场景仍属于孵化阶段,未被广泛应用,但相较于国内而言,智能家居在部分发达国家更受欢迎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智能家居“外热内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智能家居生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场景碎片化、兼容差和操作复杂等硬伤仍未完全解决,消费者难以深切体会到智能家居的智慧与便捷,对智能家居的“高冷”印象有待改观。另一方面,智能家居领域缺乏配套法规和统一标准,行业内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普遍体验不佳,口碑难以提升,自然难以带动消费者的买单之举。此外,产品价格和消费习惯也是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
破题关键在于回归用户本质,深耕产品、技术研发和服务。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成长,这波技术在智能家居大战中将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对于相关企业而言,需要进行差异化布局,形成自身独特的产品风格,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