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要使锅中的水沸腾,在锅底生火并加柴草即可。
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
薪。扬汤止沸,水一时凉了,很快又会再沸。没有从根本上止沸。釜底抽薪,因为水靠
火沸,火要薪生,便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
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可能劳
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两者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中部崛起就会导致沿海地区衰退(这个理论很快就会得到证实),沿海地区在这场经济战争中他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他把他对手的相当数量人民训练成经济勇士,并且把他们放到了最前线,依靠他们来保护沿海的经济,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借他人之力,而事实上是养虎为患,多年来来中部一直默默无声,沿海的人民更是歌舞声平,无忧无虑,可问题突然出现了,因为水已经到了沸点,时机已经成熟,中部釜底抽薪,突然召回这些在沿海的人民,沿海在惊慌之下无计可施,只有把那些从未接受过训练的人民武装起来,可这样的“军队”他又如何去与中部那些久经沙场的“军队”抗衡呢?也许网友还会有疑问:一,中部该不该走工业之路?我的回答是中部必须走工业之路,中部在沿海的这些人他们大多都是有技术的工人,而他们又不可能长期流浪在外,中部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中部必须要走工业之路。二,如果走工业化之路中部的环境会出现象沿海那样的污染吗?因该不会,首先,中部不会出现象沿海那样的膨胀式经济,其次,工业并非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在中国那些工业不发达的地方他们的环境同样遭到破坏,象黄河的断流我们不可能说是工业造成,在中国的六七年代,中国工业极其不发达,但环境同样遭到破坏,所以我认为环境的破坏主要还是政府责任,再次,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污染是可以预防的。三,沿海的区位优于中部,所以中部的经济永远赶不上沿海?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太不片面了,沿海经济要强于中部这样的说法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德国地处欧洲中部,而其经济在欧洲却名列前茅,海南四面是海,可他的经济就是振兴不起。四,即使沿海的工业转到中部,沿海地区可以跳到后面做服务,最终还是胜中部一筹?我不这么认为,沿海地区的二产转到中部,沿海地区的三产不但不会快速发展,而且还会衰退,我们来举个例子,某市有五个镇,分别为A、B、C、D、E,某市人喜欢看戏,A镇引进一个戏班子,其余四镇的人都来A镇看戏,由于外镇的人来A镇看戏,使得A镇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个月后戏班子离开A镇,很显然A镇的第三产业开始降速,也许有的还会说沿海可以建市场,做运输这一类的服务,那我只想问他,在二产还没转到中部的时候这些服务又是谁在做的,还不是沿海地区。也许有人还会说沿海可以做象金融中心,保险业中心这一类的服务业,我们姑且不论沿海能否吃到这快还没到嘴的肉,即使吃到了,这样的产业对沿海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因为沿海的人口太庞大,平均起来分不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