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一轮明显的升值,CNY、CNH分别创近5个月和6个月新高。此次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同时,美元指数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引发市场关注。
短期来看,本轮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触发因素是中间价机制与日内交易两大工具同时使用引导市场预期快速变化。据悉,央行近期通知中间价报价行修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公式,加入逆周期调节因子,消弱前日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目的在于在美元走弱时期促使人民币中间价走强。自5月25日起,CNY日内交易汇率逆市连续大幅升值,显示央行引导人民币短期升值。
从更深层次因素来看,海外和国内今年以来均发生对人民币影响较为积极的变化。海外方面,近期特朗普政府财政扩张政策持续不及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路径存在下行风险,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减弱。国内方面,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持续改善,偿还外债等刚性资金流出趋于结束,投机性流出规模有所下降,资金外流压力趋势性缓解。中期来看,基本面改善因素及央行汇率预期管理共同对人民币汇率发挥作用;
美联储加息路径面临向下修正风险,预计美元指数难以大幅回升,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改善持续,基于基本面因素预期人民币汇率将趋于稳定。而短期走势还看央行后续的汇率预期管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