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4101 2
2017-06-09

作者:国君零售訾猛团队


序言:中国超市发展史其实就是供应链变革史和消费者行演进过程。目前来看,中国超市行业经历了以食品和日用品等标准化供应链驱动的1.0时代,以生鲜为核心的非标准化供应链驱动的超市2.0时代以及以消费者行为变化为核心驱动力带来的超市3.0时代(实现了购物与体验以及线上与线下融合带来的立体化购物时代),当然未来还会经历4.0,5.0时代。从过去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超市1.0和2.0是供应链变革带来的,而超市3.0则是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者行为变化带来的。永辉超市在生鲜领域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而获得快速发展,适时推出绿标店、超级物种、会员店等迎合消费趋势变化,并有望在电商巨头涉足生鲜领域中凭借自己强大供应链优势获得新机遇。


1. 超市1.0时代-标准化供应链的黄金时代

超市1.0时代(2011年之前):2011年以前,是标准化供应链时代,外资超市企业在食品、日用品(很多外资企业品牌)等品类方面具备极强的供应链组织能力,因此迎来的黄金发展时期。而主要国资企业由于具备很好的政策及物业优势,也成为超市行业主力,但民营超市企业发展滞后,仅仅是超市行业的补充。


国有、外资超市龙头占据主导地位、扩张迅猛,地方民企超市夹缝中求生存。2011年以前是超市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门店还是收入都实现快速扩张。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地方民营企业三者并存,但从规模看,国有、外资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08年连锁超市前十强中国有企业华润万家、联华超市营收规模遥遥领先,两者合计占十强营收规模的36.3%,外资企业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分列第三位至第五位,而地方民营超市企业仅新一佳和永辉超市上榜,但销售规模和门店数量都远小于国有和外资龙头超市企业。



2. 超市2.0时代-非标准化供应链超市崛起

超市2.0时代(2011-2016年):2011年之前是标准化供应链驱动超市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而在2011年前后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进入顶峰时期。在如暴风骤雨的电商冲击下,以标品为供应链优势的外资超市企业和经营效率偏低的国有超市企业逐渐衰退,而以非标品(生鲜)供应链为优势、经营效率领先的民营龙头超市企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电商冲击,非标准化供应链超市企业迎来发展良机。中国电商以全球无以伦比的便利性和低价格如疾风骤雨般迅袭向传统零售行业,而传统零售行业极其脆弱的供应链和运营能力在电商强大的攻势下犹如疾风扫秋叶,尤其是标准化供应链为主的零售企业受到冲击更大,传统外资超市企业以食品、日用品等标准化供应链为核心优势,面对电商的强大攻势,外资超市企业和缺乏价格竞争力的国有超市企业日渐衰退,2012年起纷纷放缓了扩张步伐,部分企业甚至开始净关店。

非标准化供应链+较高的运营效率,民营超市迅速崛起。对比2008年,2011年和2016年连锁超市前十强,行业排名变化明显:家乐福、联华超市、农工商排名明显下滑,永辉超市2010年首次跻身前10强,2016年已经排名第五。从销售额来看,2011年是超市行业拐点之年,国有超市、外资企业开始衰退,家乐福和华润万家不断下滑且出现负增长,而以非标品生鲜为经营特色(销售占比48%)的永辉超市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都实现逆势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6-9 06:52:37
3. 超市3.0时代-开启立体化购物时代

超市3.0时代(2016年至今):随着电商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对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便利性需求更强,购物+体验及线上和线下融合而形成的立体化购物时代来临。新超市业态不断涌现,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一经推出便备受关注,表明“新零售”正在引领行业发展新时代。

购物+体验及线上和线下融合,超市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电商的强大冲击及消费者结构的巨大变化,购物+体验化业态及线上和线下融合成为新趋势。

(1)超级物种:高端食材体验店+超市

2017年1月1日永辉超市隆重推出主打“餐饮+超市”结合的新业态超级物种,结合永辉的生鲜供应链优势和消费者对新鲜、高端食材的消费需求,推出了包括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等在内的8个工坊。从目前开业的两家门店来看,温泉公园店营业面积不到500平米,万象城店营业面积近950平米,每家门店的坪效都能达到十几万,其中餐饮收入占比70%-80%,超市收入占比20%-30%。同时,与盒马鲜生的模式相似,超级物种店还通过永辉生活APP提供外卖服务,最快30分钟送达。新业态迎合年轻及高端消费人群,备受欢迎,盈利能力也显著高于原有超市业态,根据我们简单测算:

以单店经营面积500平米为例,假设坪效为12万元/平米/年,餐饮业态净利率为10%,超市业态净利率暂为-2%,那么单店净利润可达420万元,综合净利率7%。

image.png

(2)盒马鲜生:超市为主餐饮为辅,线上线下闭环

盒马鲜生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形成线上线下闭环。盒马鲜生将自己定义为一家“生鲜电商”O2O服务品牌,通过线上APP和线下门店为消费者提供生鲜食品和餐饮服务。盒马鲜生作为O2O模式的探索者,公司在线下为线上导流(线上收入占比接近50%),改善超市购物体验(增加休闲餐饮服务,改变产品结构),提升坪效(为传统超市的2倍以上)等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而与超级物种不同的是,盒马鲜生超市部分的占比更高,根据我们预测餐饮销售占比约为20%-30%,超市销售占比约为70%-80%。

image.png

4. 超市的未来在哪里?

对超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已经做了详细论述,而近几年随着阿里、京东、苏宁频繁涉足生鲜,这又引起投资者对电商给生鲜行业带来冲击的隐忧。生鲜是具有万亿市场规模但又极其难以攻克的行业,尤其从电商企业品类的(3C-大家电-日百-生鲜)的拓展路劲,也可以看到其对生鲜行业的敬畏。目前生鲜行业仍极其分散,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龙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都对其虎视眈眈。生鲜之所以呈现小、散、乱的状态,主要在于中国生鲜产业链上游极其分散、产品不标准化以及整个低效的供应链体系。

image.png

电商是否会颠覆传统以生鲜为供应链优势的企业?电商的发展无疑对食品、日用品等相对标准化的品类形成巨大冲击,近几年我们一方面看到像美味七七、沱沱工社、顺风优选等一批生鲜电商企业陆续倒下;另一方面又看到电商巨头企业开始高调杀入,无疑是看到生鲜这个行业是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从前期我们看到,国内生鲜与国外有显著不同,中国生鲜区域广阔,品类丰富,上游分散,生鲜电商企业很难突破区域、品类、物流、供应链等多方面困难,持续巨幅亏损,最终退出市场,但电商巨头的杀入让我们看到模式的转变。以京东为例:高客单价、高毛利率、高频率生鲜品类以自营为主,而蔬菜等高SKU、高损耗率、低客单价产品未来将以O2O模式来运营,可见电商企业也在对生鲜品类进行细分,自营更多的是追求标准化和走量品类。由此可见,生鲜电商的发展的确会对相对标准化和走量的生鲜类产品形成冲击,但也为非标准化生鲜供应链优势强的企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

未来超市发展模式猜想:

(1)生鲜+便利店模式

生鲜与电商最终是在较量最后一公里供应链效率。电商的发展虽然对标准化的生鲜供应链形成冲击,但生鲜更多是非标准化产品,如果未来能够以生鲜+便利店模式覆盖到社区,将无疑赢得优势,拥有核心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未来将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实现快速发展。

(2)纯生鲜超市模式

电商的确对食品、日用品等标品形成冲击,但生鲜品类足够丰富,如果能够拥有足够强大供应链,专门经营生鲜超市,避免与电商直面竞争,也可能成为一种新模式。

(3)生鲜O2O模式

电商巨头虽然涉足供应链,但仅限于相对标准化产品,国内生鲜品类极其丰富,这显然不同于国外,未来将借助传统生鲜超市企业在供应链方面优势,实现O2O,这对传统优势生鲜供应链企业是重要利好。

从日本和美国等发展国家经验来看,国内生鲜正步入快速发展期,长期便利店及仓储式超市是发展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9 06:52:55
5.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中国超市发展史其实就是供应链变革史和消费者行为演进过程。超市行业经历了以食品和日用品等标准化供应链驱动的1.0时代,以生鲜为核心的非标准化供应链驱动的超市2.0时代以及以消费者行为变化为核心驱动力带来的超市3.0时代(实现了购物与体验以及线上与线下融合带来的立体化购物时代)。2011年以后永辉超市凭借在生鲜领域拥有强大供应链能力而快速发展,适时推出绿标店、超级物种、会员店等迎合消费趋势变化,生鲜电商仍然难以取代线下超市非标准化供应链优势,建议增持:永辉超市、家家悦。

6. 风险提示

a. CPI大幅下滑导致同店增速低于预期

b. 新业态复制和扩张不及预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