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君零售訾猛团队
序言:中国超市发展史其实就是供应链变革史和消费者行演进过程。目前来看,中国超市行业经历了以食品和日用品等标准化供应链驱动的1.0时代,以生鲜为核心的非标准化供应链驱动的超市2.0时代以及以消费者行为变化为核心驱动力带来的超市3.0时代(实现了购物与体验以及线上与线下融合带来的立体化购物时代),当然未来还会经历4.0,5.0时代。从过去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超市1.0和2.0是供应链变革带来的,而超市3.0则是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者行为变化带来的。永辉超市在生鲜领域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而获得快速发展,适时推出绿标店、超级物种、会员店等迎合消费趋势变化,并有望在电商巨头涉足生鲜领域中凭借自己强大供应链优势获得新机遇。
1. 超市1.0时代-标准化供应链的黄金时代
超市1.0时代(2011年之前):2011年以前,是标准化供应链时代,外资超市企业在食品、日用品(很多外资企业品牌)等品类方面具备极强的供应链组织能力,因此迎来的黄金发展时期。而主要国资企业由于具备很好的政策及物业优势,也成为超市行业主力,但民营超市企业发展滞后,仅仅是超市行业的补充。


国有、外资超市龙头占据主导地位、扩张迅猛,地方民企超市夹缝中求生存。2011年以前是超市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门店还是收入都实现快速扩张。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地方民营企业三者并存,但从规模看,国有、外资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08年连锁超市前十强中国有企业华润万家、联华超市营收规模遥遥领先,两者合计占十强营收规模的36.3%,外资企业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分列第三位至第五位,而地方民营超市企业仅新一佳和永辉超市上榜,但销售规模和门店数量都远小于国有和外资龙头超市企业。


2. 超市2.0时代-非标准化供应链超市崛起
超市2.0时代(2011-2016年):2011年之前是标准化供应链驱动超市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而在2011年前后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进入顶峰时期。在如暴风骤雨的电商冲击下,以标品为供应链优势的外资超市企业和经营效率偏低的国有超市企业逐渐衰退,而以非标品(生鲜)供应链为优势、经营效率领先的民营龙头超市企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电商冲击,非标准化供应链超市企业迎来发展良机。中国电商以全球无以伦比的便利性和低价格如疾风骤雨般迅袭向传统零售行业,而传统零售行业极其脆弱的供应链和运营能力在电商强大的攻势下犹如疾风扫秋叶,尤其是标准化供应链为主的零售企业受到冲击更大,传统外资超市企业以食品、日用品等标准化供应链为核心优势,面对电商的强大攻势,外资超市企业和缺乏价格竞争力的国有超市企业日渐衰退,2012年起纷纷放缓了扩张步伐,部分企业甚至开始净关店。
非标准化供应链+较高的运营效率,民营超市迅速崛起。对比2008年,2011年和2016年连锁超市前十强,行业排名变化明显:家乐福、联华超市、农工商排名明显下滑,永辉超市2010年首次跻身前10强,2016年已经排名第五。从销售额来看,2011年是超市行业拐点之年,国有超市、外资企业开始衰退,家乐福和华润万家不断下滑且出现负增长,而以非标品生鲜为经营特色(销售占比48%)的永辉超市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都实现逆势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