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打着太极的老子偶遇著名思想家哈耶克
作者:微未
清晨,微风习习的街心公园里,身着宽衣广袖的老子徐徐地打着太极。那真是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看老子的太极已然达至浑然忘我之境,难不成他老人家神游太虚去了。根本没有注意到跑完步的哈耶克,已经站在旁边观看多时。待老子收功完毕看到站立一旁的哈耶克时,他画风突变,忙上前拱手搭揖问候一番,很是邻家大叔的样子。
哈耶克也上前一步还礼,礼毕。二人开始一边漫步一边闲谈。
哈耶克说:“大叔,您的无为无不为,现在被人理解成无所事事,说无所事事还不简单,可以天天在家睡大觉、玩游戏,但这种“无为”怎么可能“无不为”呢,长此以往的话,肯定连饭都吃不上了。”
老子笑答:“《道德经》是写给统治者看的,是关乎治国方略的。至于无所事事的游侠们是“读者错位”造成的,皇帝老儿最不发愁挣钱,当然可以两手揣兜啊。其中的政治哲学被误解成形而上学或修心养性的道理了。”
哈耶克:“……”
老子接说:“我说的“无为”是让统治者无为无不为,也就是让皇帝老儿少插手民间事,“no zuo no die”。人民反而可以休养生息,自我蓬勃发展,这样倒是能达成“无不为”的治理功效。与你的“自由经济”一样,被他们歪解了。”
哈耶克严肃地说:“我的意思也是让政府少掺乎,少碍事。”
二人对视一笑。
顿了一会儿。
哈耶克继续说:“很多人极易被这样的说法安慰:即使是一个极权主义的制度,只要是好人(甚至圣人)当政,就能给社会带来福音。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法西斯主义制度之下的话,一个圣贤的独裁者当然好过一个奸邪的恶人。然而在道德与制度的相互作用之间,起决定作用的从来不是道德基础(以及我们的美好的理想),而是制度本身。
我们不能忘记,希特勒当年就是凭借这套乌托邦理论,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德国的元首。还有名义上勤政爱民的雍正为什么落下个暴君的名声,他们都是过度为之的结果。而这也恰恰印证了“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们不按客观规律来治理国家,画蛇添足的理政之举,是由于愚蠢将好心办成坏事,或者是别有用心的愚民。”
二人好像都若有所思,凝望着天空。
哈耶克看向老子道:“,靠……告,非,是告诉你非也非也,靠是最不可靠的。”
悠远的天边,一群不知名的鸟儿飞过。
【作者简介】微未,女,《良知天下》特约专栏作家,《良知企业家》特约撰稿人。原创文章统一投稿邮箱:
Ayoungma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