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6023 6
2017-06-12

论文信息:Robert Koopman, WilliamPowers, Zhi Wang, Shang-Jin Wei.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Working Paper 16426, http://www.nber.org/paper/w16426,2010(有功则赏:追踪全球生产链的增加值)

* 经典文献值得重复读,也值得翻译。我们对该篇文献研读了5遍以上。每读一遍就有新的体会。

*我们推出一系列全球价值链核算经典文献后,有读者提出能否把Koopman这篇文章推送一下,于是我们决定把它翻译出来。供大家学习之用。

*该Workingpaper 与2014年ARE文章是极其相似,只是测算公式分解项进一步有所扩展,但是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


*选择最早的Workingpaper,可以便于学习者了解文章的修改脉络和发展思路,以及好文章是这样逐步打磨出来的。


当今世界,不同的生产阶段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和完成,中间投入多次跨越国境。因此,用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数据来衡量任一特定国家的价值贡献,变得越来越不真实和可靠了。该工作论文是首次提出了总出口的增加值分解的统一的逻辑框架,几乎囊括了前人对全球价值链的测度指标(如HIY的垂直专业化率)。后续有关全球价值链的更细致分解方法以及位置测度指标,基本上是基于本文思路的扩展。该文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框架下,对国家行业部门层面的出口进行了增加值来源的分解,分解为5部分:

(1)作为最终产品和服务,并被直接进口国吸收的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

(2)被直接进口国用来生产且被吸收的国内产品的中间产品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

(3)被直接进口国用来生产产品,再出口至第三国且被最终吸收的中间品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间接增加值出口);

(4)被直接进口国用来生产产品再返回到本国且被最终吸收的中间品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返回的国内增加值);

(5)总出口中来自国外的增加值(出口中隐含的国外增加值)。

利用GTAP数据进行了实证测算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有意思的结论:

(1)美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份额是12.9%。相比之下,中国的加工贸易中,国外增加值份额有56.6%。

(2)基于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总值贸易计算的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印度商务服务的出口占比异常高,表现出很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然而,当我们用出口中国内增加值计算RCA时,该部门转而成为印度的比较劣势部门。美国、欧洲和日本该部门的RCA排名在使用出口国内增加值进行重新计算后均有上升。究其原因:发达国家的商务服务经常是以嵌入在制造业出口中的方式间接出口的。


(3)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顺差,以增加值贸易口径统计时比用总值贸易统计时分别减少了41%和49%。相比之下,日本与美国、日本与欧盟的贸易顺差用增加值统计时分别多了40%和31%,因为日本将产品组件出口到亚洲其他国家,这些组件最后组装为最终产品并出口到美国和欧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6-12 23:04:42
nhf 发表于 2017-6-12 21:50
论文信息:Robert Koopman, WilliamPowers, Zhi Wang, Shang-Jin Wei.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 ...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2 23:42:38
谢谢分享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3 19:03:52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1 20:19:22
请问老师,这群是微信还是QQ群,我搜索不到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3-5 12:58:01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