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555 6
2005-11-25
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权利市场化
  
  
  
  看到前面大家为一个公车的例子而引经据典,觉得天涯里懂得经济学的朋友们还真不少。突然有了各新想法,向各位请教。
  
  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所谓的“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学里的一对矛盾,是政府行政说了算,还是市场价格说了算,人类历史上已经争吵过几百年了,早在马克思之前。
  
  市场决定论比较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国家为什么可以在短期内(比如苏联的三十年代,我国的五十年代,朝鲜的六十年代,甚至是明治维新以来的整个日本。)超过市场经济国家呢?
  
  关键在于“规避了”竞争,我们知道竞争有促进生产力的作用,但是竞争也是一种“浪费”(有人认为这种耗费是必要的)。
  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苏联和中国,先后由国家大量投资于重工业建设,而且规划整齐。东北叫你造坦克就造坦克,上海叫你造奶糖就造奶糖,农村地区种粮食就种粮食,虽然极大的限制了厂商的主动性。但是也绝对不会出现如今的彩电生产线、汽车生产线、房地产项目 ,全国各地遍布开的局面。
  
  当时外贸定价可是中国人说了算的,丝绸什么价钱,火腿什么价钱,外贸局一口价,哪有现在外商到处压价的事情。
  当时的电力供应也是有计划的,因为各地建厂的计划能掌握,所以不会出现计划性缺电(即有财力建电厂却不建)。
  当时的产品供应是不足,但是质量确实绝对有保证的,不会出现隔年月饼的事。当然,销售隔年月饼属于不正当竞争。可是,竞争既然允许了,正当不正当需要划分,其交易成本是很高的。
  
  写本文,不是为计划经济翻案,而是想证明计划经济最大的优点——避免租值消散。所谓租值,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指一种特许权。
  
  最早的租值是封建采邑权,即该地块上的农产品收益归特定人所有,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取走。
  
  然后发展成了地皮的使用权+收益权+转移权=产权。这地皮上是盖房子,还是养羊,还是种地,或者盖工厂,或者送人,都可以。租值,最后发展成了一种特许权,即政府特许某一特殊人在某一领域从事某项活动的权力。政府可以批租的领域是不断扩大的,比如经营权、比如某一频率的无线电使用权,比如新设银行牌照,比如批准新建工厂,比如手机产品生产证,比如某一矿产的开采权。。。。。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租值消散”现象呢?很简单,如果政府先是允许一家冰激凌店,其收入很稳定;有人看到又申请另开一家,获得批准;于是两家展开竞争,结果都只能惨淡经营。原先的垄断利润不知不觉就消失了。当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回归社会平均利润率。
  
  如果是冰激凌行业,我们还可以说是 消费者得宜。但是如果是同一矿脉上的两家矿井,则两家都会拼命投入生产,加班加点(以不经济的速度),来迅速挖光地下的矿藏。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得那家冰激凌店的垄断利润又回来呢?注意啊 不是让他会到店主手里,而是会到社会大众手里。办法很简单,就是划定该街上的冰激凌店数目,每年拍卖经营执照,价高者得。如果交易透明的话,店主愿意支付的钱恰恰等于他的垄断利润。
  
  这种拍卖经营执照的做法,在完全竞争领域是罕见的,但是一些重大领域,例如中国的手机生产证、书号、美国的飞机竞标(值得一提的是,此类拍卖不一定是价高者得,而是政府进行评估,技术高者得,依据政府发展目标的不同而定。)还是很普遍的。
  
  
  我的观点也出来了:苏联、中国的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官僚计划经济”(官员在随意许可的同时消散了租值),而不是“竞价式的许可经济”。如果能在大部分的经济领域推广这种“竞价式的许可经济”,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厂商的无效竞争。租值不是进入官僚的个人口袋,而是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
  
  我认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将会是一种国家权利市场化,政府权利将是可以拍卖的,许可什么,不许可什么,规定什么,不规定什么,都是讲价钱的。美国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的游说集团,在于它的金钱竞选,但这只是部分的货币化政治,如果中国能实现更大程度的货币化政治,则前途不可限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25 21:58:00

奥斯卡.兰格所言:“社会主义的真正危险是经济生活中的官僚化,而不是没有处理资源配置问题的可能”。

你的争论早已有之,但问题是计划经济根本就不能克制这一致命缺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5:20:00

那么市场可以吗?

市场化计划经济可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8:07:00

产业结构两头的东西可以由竟价许可说了算

矿脉和高新科技产业就是。当然制度前提是政府不能按价高者得随意承包,地方政府也不能随意分治,就是宏观调控要有效。这样基础资源才是真正的有效运转。还有就是要与民无争,美国人的飞机是拿到国际上垄断运输业和设立技术标准基础的,本国内也不会拿他来给全民上班用,所以没必要通过竞争压价,垄断还能避免技术标准的混乱造成的机会错失。

而且,人家的竞价许可,是建立在政府退出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业,专门提供公共需求的基础上。中国的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竞价方式不现实的。还有,50年代的产品,可不一定就是质量有保证,当时炼出来的钢铁,那个连农具都做不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7 15:42:00

问题是谁来确定许可的规模是不浪费的,还得是万能的计划者,正好又回到计划经济的逻辑,当然这种许可权力市场化还是与事无巨细的计划不同,在讨论公共物品时,可能还是可行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9 13:00:00
  只要社会财富达不到按需分配极度丰富程度,经济这个方程永远不会有准确的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