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350 14
2009-10-02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60年回顾与展望——献给伟大祖国生日论文
洪 涛
一、商品交易市场
商品交易市场是一种具有快速聚散功能的市场基础交易组织,适用于农副产品、工业品的批发和零售经营,交易市场包括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三大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经历了由自发组织到自觉形成和管理的市场基础交易组织,交易市场本身一般只是一个组织管理和服务中介,不是直接的经营商品,它为交易者提供交易场地、交易设施和各种交易配套服务系统,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或服务费。
商品交易市场一般分为中央批发市场(又叫中心批发市场)、区域性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以及大量的农村集贸市场等多个层次,形成完整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商品交易市场不是一种特殊的业态,是提供商品交易(主要是批发交易,也包括某些零售交易)的组织形态,是经营商户、管理商户、服务商户的一种经营组织形态。因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大多数采取了批零兼营的方式,如有的批发为主,兼营零售;有的以零售为主,兼营批发,较少有纯粹的批发市场,所以,为了统一起见,我们将其称为商品交易市场,国家统计局自2000年以来每年编辑出版年度商品交易市场年鉴。
    二、我国商品交易市场60年发展的轨迹
    (一)我国曾三次关闭农贸市场
我国商品市场体系发育是从农村集贸市场开始起步的,6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56年上半年、1958-1960年、1966-1978年大约有15年国家曾三次关闭集贸市场,在此前后,即使是改革开放以来,集贸市场被赋予其合法经济地位以后,我国集贸市场也有一个“时关时开——到常年开放”的曲折发展过程。粮食、棉花等大宗品种市场更是时开时关,直到1998年粮改才确定常年开放集贸市场。
1、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实行统一调拨,只有商品的“外壳”;大多数农产品由国营部门统一统购统销;日用工业品实行“三级批发”、“三固定”,“三级批发”即一级批发供应商、二级批发供应商、三级批发供应商,最后到零售商,不可越雷池半步;“三固定”是指固定的供应区域、固定的供应对象、固定的倒扣作价方式。
2、改革开放以后,打破了上述传统的流通模式,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应运而生。据资料显示,农村集贸市场从1961年的41437个,成交额137亿元(1962年为“文革”前最高,达164亿元),到1976年最低点29227个。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为36767个,成交额为71亿元,绝大部分不成规模(当年城乡集市38993个,成交额为183亿元)。
我国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简表
                                                  单位:个、亿元

年份

市场数

成交额

城市市场数

农村市场数

城市市场交易额

农村市场交易额

1961

41437

137



41437



137

1962

38666

164



38666



164

1976

29227











1979

38993

183

2226

36767

12.0

171

1980

40809

235.4

2919

37890

23.7

211.7

1985

61337

632.3

8013

53324

120.7

511.6

1986

67610

906.5

9701

57909

244.4

662.1

1987

69683

1157

10908

58775

347.1

810.8

1988

71359

1621.3

12181

59178

545.3

1076.0

1989

72130

1973.6

13111

59019

723.6

1250

1990

72579

2168.2

13106

59473

837.8

1330.4

1995

82892

11590.1

19892

63000

6176.4

5413.7

1996

85391

14694.9

20832

64559

7882.5

6812.4

1997

87105

17424.5

22352

64753

9468.8

7955.7

1998

89177

19835.5

24127

65050

11042.8

8792.7

1999

88576

21707.8

24983

63593

12325.7

9382.1

2000

88811

24279.6

26395

62416

13800.4

10479.2

2001

86454

24949.4

26699

59755

14319.7

10629.6

2002

82498



26529

55969





2003

81017



27006

54011





2004

71552



25404

46148





2005

69520



25905

4361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年鉴》整理。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 17:18:33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恢复开发集贸市场为起点,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1979-1984年,第一阶段

在这个时期,为集贸市场正名,并给予合法的地位,于是集贸市场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城镇小商品批发市场也得以产生和发展,我国汉正街小商品市场(1979年)和义乌小商品市场(1982年)也在这个时期产生。

    2、1984-1992年,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取消一些农副产品的统购和派购,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起步, 1984年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明确提出“广泛设置农产品批发市场”,同年我国第一家产区蔬菜批发市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成立。1985年进入大发展的时期--形成“贸易中心热”,1986年对贸易中心进行清理整顿。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这不仅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国外也有较大的影响,被视为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标志、市场经济的里程碑。此外其他一些批发市场相继建成。

    3、1992-1998年,第三阶段

这一时期是批发市场数量型扩张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革现有的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在重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建立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批发市场。”至此,培育市场体系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我国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制订了《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全国商品市场规划纲要》[1]等法规。

    4、1998-2000年,第四阶段

这个时期我国批发市场由数量型扩张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由于没有完整的批发市场资料,我们仅用商品市场(包括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数据作一个分析。据统计,1998年城乡商品市场总数达到历史最高89177个,其中农村商品市场达到最高65050个,于是国家开始调整商品市场结构,1999年比上年调减601个,农村商品市场1999-2001年连续三年调减5295个,但交易额仍然是连连增加,城市商品市场1999-2001年三年仍然增加,比1998年增加2572个,许多城市的“市场极点”作用得到发挥(详见下表)。截止2000年底,全国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共有88811个,消费品成交额24279.6亿元,其中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共7728个,成交额10518亿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7:18:56
1998-2000年我国城乡消费品市场结构调整示意表

                                                            单位:个、亿元


年份

市场数

成交额

城市市场数

农村市场数

城市市场交易额

农村市场交易额


1997

87105

17424.5

22352

64753

9468.8

7955.7


1998

89177

19835.5

24127

65050

11042.8

8792.7


1999

88576

21707.8

24983

63593

12325.7

9382.1


2000

88811

24279.6

26395

62416

13800.4

10479.2


2001

86454

24949.4

26699

59755

14319.7

10629.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7-2002年整理



5、2001-2004年,第五阶段

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决定进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与规范”,并将集贸市场作为治理整顿的重点。其整顿的主要问题有:(1)假冒伪劣产品集散;(2)商贩偷税漏税;(3)藏污纳垢。   

6、2004年12月11日以后至今,第六阶段

自1992年以来,商业批发交易的对外开放也经历了4个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7:20:17
(1)1992-1999年,我国对外限制批发阶段。

(2)1999年6月-2003年底,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分别试点建立一家中外合资商业批发企业阶段。

(3)2003年底-2004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开放批发市场领域。

(4)2004年12月11日后,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进入全面开放时期,2005年外资批发企业明显增加。

按照WTO规则,2003年底开放批发经营后,2004年批准设立11家外资批发企业。2005年商务部批准入华的外商批发企业多达571家,第四季度每月批准的批发企业数量分别是106、163、123家,当月数量均超过100家。

2005年批准的外商批发企业中303家为生产资料领域的外商批发企业,此外,钢铁、矿石、化工等领域也很热门。

2000-2005年以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结构调整中发展,以消费品商品交易市场为例,总体市场规模趋于减少,2005年有各类消费品市场69520个,比2000年88811个减少19291个,而城市商品交易市场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005年城市有商品交易市场25905个,比2000年26395个减少490个,但比2004年增加501个,增加势头较猛;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呈现减少趋势,2000年有62416个,2005年43615个,减少18799个,2005年比上年减少2533个,见下图表[2]。

消费品商品交易市场的变化是6年市场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在总数减少的情况下,城市市场充分发挥其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显示其市场的极点作用,其辐射面较广,功能较多;农村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数量减少具有正常的因素,农村市场相对较传统,层次较初级,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一部分市场越来越大,另一些市场越来越小,甚至退出或者转换其业态结构,变成农产品超市等。

但在必然过程中也存在不正常的因素,一是2005年城市消费品市场数量增加太猛,增加501个,存在投资不合理现象,有些地方出现商铺过剩现象,甚至一些地方追求“大而全”,不讲究效益,搞所谓的“面子工程”,这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二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减少2533个,幅度太大。

在商品交易市场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这是一个发展方向,要么越来越大,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较具专业性的市场,呈现越来越专业的趋势。

除了消费品市场外,我国有生产资料市场6545家,交易额近万亿元,这样加起来,我国有各类市场76065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有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4567家。

据统计,全国最大的市场是上海物贸中心有色金属交易市场,交易额达到919.90亿元其后有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华油石油天燃气化工交易中心、上海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中国常熟服装城、中国小商品城分获2-6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7:20:47
三、商品交易市场的类型

1、商品期货市场

目前全国有香港(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郑州、大连、上海4个商品交易所,其中大陆3个交易所分别从事铝、铜、天然橡胶、锌、燃料油、玉米、黄豆1号、黄豆2号、豆粕、豆油、小麦、棉花、白砂糖、绿豆、菜籽油、PTA(精对苯二甲酸)等24个品种的期货交易。经过近10年来的从现货到期货的探索,期货交易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市场的稳定性和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期货交易的价格发现和转移风险的功能正在逐步发挥,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



  
上海期货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SHFE)


天然橡胶

ISIN编码

螺纹钢

线材

燃料油







黄金


大连商品交易所Th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DCE)


玉米

棕榈油

聚氯乙稀

黄大豆1号

黄大豆2号

豆粕

豆油

聚乙稀




郑州商品交易所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 (ZCE)


小麦

早籼稻

棉花

白砂糖

绿豆

PTA

菜籽油

                  


2、物流(即期现货)批发市场

物流批发市场是指从事现货批量交易的商品交易市场,即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至2008年底,我国现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4567个,交易额达到5.2万亿元,其中大多数是物流商品交易市场。

3、商流(中远期现货)批发市场

在一些中心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商流批发市场,如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为主的42家省会中心城市的粮食批发市场就是以商流为主的批发市场,还有许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就是以商流为主的无形批发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 17:21:25
4、电子商务交易市场 e-Marketplace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发展,1998年第一笔电子商务交易的成交,我国电子商务B to B、B to C等电子商务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交易额占有一定的比例,e-Marketplace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传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建设e-Marketplace;二是纯粹的e-Marketplace,一般由网络公司建立。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已有网民3.38亿人,网站达到190多万个。

5、新兴特种商品交易市场。如:①商品租赁市场。全国建成了北京、上海、济南、无锡四大租赁市场[3];②旅游、房地产、展览业等服务市场;③文化艺术、出版物、音像制品市场;④旧货市场;⑤医药市场等。

6、深圳“布吉模式”:“企业办市场、企业管市场、市场企业化”。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与日本、法国等国家不一样,国家投资较少,大多数市场是采取“布吉模式”,即企业投资建市场、管理市场、经营市场,采取现代企业制度对市场进行运作与管理。

7、股份制商品批发市场:

①上市的股份制商品批发市场:中国轻纺城(绍兴)(我国第一家上市的股份制市场,1993年成立,1997年上市),深圳农产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成立,1997年上市发行股票,中国小商品城(义乌)(2002年5月9日上市)。

②非上市的股份制商品批发市场:宁波轻纺城、洪城大市场、北京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等,2001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合资批发企业——中日合资的上海百红公司于2002年10月在上海七浦路开出一家名叫“世富上海”的服装批发市场(我国第一家的中外合资市场)[4];

8、会员制市场: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国家指定白银交易市场)等。

9、单体市场、连锁商品批发市场。除了单体市场外,一些批发市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并利用其品牌效应向外进行品牌输出,如中国小商品城(义乌)、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深圳布吉农产品市场等,特别是中国小商品城已在甘肃、青海、新疆、江苏、陕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开办了30多家分市场,在南非、乌克兰、泰国、保加利亚等国家设立了6个分市场。12万义乌经商大军,其中5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国外经商者多达6000多人。

10、拍卖商品批发市场——国内如深圳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国外如荷兰农产品拍卖市场模式。

11、摊位租赁式市场、产权式商铺市场。摊位租赁市场是采取投资主体建设市场后,采取租赁摊位的方式经营市场,摊位的所有权属于投资主体,商户按时交纳租金。产权式商铺是采取开发商投资建设市场,然后出售商铺产权给商户,一般是40年使用权,由商户经营与管理自己的商铺。

12、封闭型市场、开放型市场、半开放型市场。这是按经营环境划分的三种形式,至2005年底,我国3323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中,封闭型的市场有2338个,开放型市场514个,半开放型的市场有471个。这是根据不同的商品特点而设计的不同的商品交易市场。

13、按常年营业、季节性营业、其他营业状态。这是按营业状态来划分的三种形式,至2005年底,我国3323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中,,常年营业的市场有3260个,季节型的市场有51个,其他类型市场12个。

14、批发为主型市场和零售为主型市场。

15、正货市场与尾货市场。

16、商业街区型市场。

17、园区型市场。

18、外向型、输出型市场。

总之,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至今中国拥有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市场。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