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在一家酒店邀请亲朋好友给自己过五十岁生日,当点完菜以后点酒时,王先生点了一种平时自己最喜欢喝的酒,可服务员却告诉他酒店里没有。王先生掏出钱来准备自己到外边去买,服务员又说:"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最后,王先生没办法只好要了一瓶服务员极力推荐的白酒。散席后,王先生却在酒店的吧台里看到了一开始向服务员点的那种自己喜欢喝的酒。王先生纳闷儿,为什么酒店不让喝自己想喝的酒呢?"有价盒盖儿"藏秘密。
现在白酒的包装盒可谓是越来越华丽,越来越高档,就在这华丽和高档包装盒上,却隐藏着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有价盒盖儿"。"有价盒盖儿"是指酒厂为了让酒店服务员多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制定的一项回收政策--酒厂一般都给在酒店销售的中高档产品包装盒的盒盖儿制定一个回收价格,服务员可以定期拿着包装盒的盒盖儿向酒厂的业务员兑换现金,这笔钱也就成为服务员工资之外的另一笔收入。而每个酒厂为包装盒的盒盖儿制定的回收价格也不一样,一般在20元至50元之间。消费者在酒店每消费一瓶白酒,这其中就有20至50元是服务员的回扣。服务员也当然挑一些回扣给得多的厂家的产品向顾客推荐,也就出现顾客到酒店吃饭点酒时,自己想喝的酒服务员会说没有,而服务员会极力的向你推荐一种你从没听说过或从没喝过的酒。
现在,我市酒店在招聘服务员时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往往前来应聘的服务员会问聘人酒店,白酒的包装盒盖儿的回扣是否归自己,如果酒店拒绝,那么不管你酒店有多大的规模和多高的档次,一律都会被服务员"炒掉"。据一位在酒店当过多年服务员的李先生介绍,一个大型酒店的服务员,每个月光从厂家业务员那兑换包装盒盖儿的收入就有2000至3000元。从这看来,也就难怪顾客在酒店喝不到自己想喝的酒,而只能喝服务员极力推荐的酒了。酒店酒厂订同盟。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酒厂为了让酒店更多地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给酒店送礼和跟酒店签订销售合同。在我市销售产品的酒厂一般都会跟几家大型酒店签订销售合同,在合同中注明如果酒店完成酒厂下达的销售任务,酒店会得到厂家的奖励(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一二十万)。据一位知情者说,他曾经看到过一份酒厂和酒店签订的销售合同,在合同中就注明如果酒店能在一年内完成该酒厂40万元的销售额,酒厂在年底将以销售额的50%一次性奖励给酒店。可以看出酒店已经成了酒厂的"上帝",酒厂当然不敢轻易的得罪。怎样才能不得罪这个"上帝",那只有靠平时"感情联络",所谓的"感情联络"就是需要给酒店送礼,如酒店的开业、店庆、装修等,酒厂都要给酒店奉上一份厚礼少则一台冰柜,多则五六万元的装修费。酒厂如此豪气出手,消费者不禁要问,酒的利润究竟有多大。可以这样说,不管酒厂拿出多少"促销费",酒厂的厂长们是不会作亏本买卖的,羊毛还得从羊身上出。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酒厂能应付如此巨大的"促销费",手段无非只有两种,第一种,是给产品制定虚高价格;第二种,是压低生产成本。
白酒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厂家之间的回扣大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白酒在酒店内的加价率一般在100%左右,如一瓶在酒店卖160元的白酒,它的进价是80元左右,而均摊到这瓶酒上的"促销费"应该是这瓶酒售价的20%,给服务员的"有价盒盖儿"是20元,酒的包装在6.5元左右,剩下的13.5元是这瓶酒的成本和利润,这其中还包括酒厂的员工工资、管理费用、水电费和应缴税费,这样算下来这瓶酒的成本应该是在3.5元左右。据一家知名酒厂驻我市的业务代表说,白酒市场上的这场回扣大战是从1997年开始,最初,酒厂只是给酒店一些小的纪念品,如几盒圆珠笔、钥匙链或打火机之类的东西。可近几年,随着白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酒店送的礼也就越来越大,从送冰柜到现在直接给钱。他说:"有些酒厂每年光'促销费'就得花五六百万,这些钱都得从消费者的腰包里出。"这位业务代表说:"像我们这种大型的知名酒厂是不赞同这么干的,可是现在很多酒厂都在给酒店送礼,我们不送产品就卖不动,所以就只能跟着大伙一块儿送。"黑龙江启凡律师事物所高级律师姜启凡介绍,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有关约束企业之间回扣行为的法律规定,所以酒厂之间回扣大战从法律的角度上讲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