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邮政物流在农村物流中的“节点”作用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洪涛
一、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目前我国农村点多面广,物流体系滞后,目前我国三、四级市场渠道主要由当地小型卖场、传统百货商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小型门店构成。这些企业无论是资金、规模、物流设施等硬件,还是管理、技术、信息等软件方面,都不能承担起农村物流的重任。一些企业也曾经试图布局农村市场,但收效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运输、配送、维修、管理等因素导致的物流成本过高,以至于买同一款家电,低收入的农村消费者反而要比城市消费者花费更多。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如7.21亿人,2亿多农户,且分散居住在广大的农村,甚至交通不便,现有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不多,且设施传统、陈旧,现代化水平较低,许多物流设施、设备没有企业投资、或者没有人来经营。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实践上城乡“二元结构”相当严重,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物流,轻农产品物流(“三重三轻”)。农产品物流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得到重视;农产品冷链体系相对落后,甚至在一些农村等于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园区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4500多个,但是,发展不平衡,有的市场现代化程度较高,有的市场尚处于原始阶段。
二、农村邮政具有点多面广的优势
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新中国建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众多的网点、较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队伍及其体系,为现代化农村流通体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中国邮政转型后进入市场,更带来了勃勃生机。可以说,中国发展中的邮政网与现有的农村流通网点相结合,将形成一个快速、便捷的网络结构,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而且具有较好的闲和力。归纳起来:
1、较为完备的网络体系。中国邮政已经拥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这是实践、时间、政策及几代人努力积累的结果,是借助国家之力,特别是高投入所奠定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将极大地节省市场开拓成本,故积极地参与新农村的流通体系建设,邮政物流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2、较高的信誉。邮政在农民心目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它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这是难得的市场优势,是竞争中最大的资源优势。
3、技术优势。庞大的网络体系和几十年的积累,不仅与农民形成感情纽带,而且从技术上也日趋成熟,有能力承担农村物流较高的技术要求。
4、具有业务种类丰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平台优势。
5、有依托交通运输平台、整合邮政、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能优势。
6、具有信息化程度高、电子商务网络的支撑优势。
7、具有承担普遍服务,持续提供服务的政策优势。
8、具有组织严密、基础扎实的管理优势。
三、农村邮政物流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
农村邮政物流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7.21亿农村人口中,2亿左右农民进城打工与农村家人分离,农村邮政是联结他们交流的通道之一,这里涉及到众多的人群,涉及到农村及农民工之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消费流。
商流——许多农民通过信息交往与外进行协商、议价、交易,小小的邮政驿站,成为人们交流信息,进行远程邮局储蓄结算的便利通道,通过农村邮政形成一系列的商流,这是交易活动的前提条件。
物流——当商流完成以后,物流配送活动就开始了,或者某些特殊的交易活动是先有的物流后有商流(如先完成商品物体的转移活动,再完成商流活动),这里涉及到农村农产品物流、农村日用消费品、农村生产资料的物流等,在农村流通中绝大多数商品交换必须有物流活动。
信息流——涉及农村大量的供求信息、没有信息,许多商品交易活动就会不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起来,信息流是流通的先导,邮政信息是其重要信息源。
资金流——在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基础上,离不开资金流,资金被称为流通的血液,农村流通离不开资金的融通,其中邮政金融与邮政物流相结合会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
消费流——农村许多消费是直接通过邮政物流,或者通过其邮政物流平台来完成的,特别是许多新消费,在农村也具有较大的市场,邮购消费等是正在发展的农村消费方式。
四、农村邮政物流在农村具有关键节点作用
农村邮政在农村网络中具有关键点作用,在广大的农村,农村邮政物流可以说是农村流通的关键性的节点,农村邮政的一个点可以四通八达,直接深入农村基层,田间地头、村舍农户、各种经济组织和合作社,全国众多的邮政网与全国1500万个商业网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可以带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它可以起到农村物流所需要的物流与配送的节点作用。
农村邮政应在农村供应链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改造现有的供应链体系。目前的农村供应链模式有多种,且具有传统的性质,需要进一步改造。
如对“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 “零售企业+农户”、 “配送中心+农户”、 “农产品协会+农户”、“农产品技术协会+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可以探索以ASP方式为基础,充分发挥邮政物流平台的社会性、第三方性、第四方性物流功能,为各种模式起到中间的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的功能,按照中间企业供应链组织型、零售企业定点型、连锁集团主导型、批发市场服务拓展型等多种流通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