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004 3
2009-10-03
2009-09-29 04:1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高 原 北京报道
  联合国全球气候峰会上,“低碳经济”或将成为最吸引眼球的字眼。
  “低碳经济正在形成大的气候,成为新的增长点。”9月22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第三期会议上,国经中心首席研究员、经济学家樊纲如是判断。
  然而,一个不祥的声音同样在“低碳经济”周围盘旋、缭绕。全球气候峰会之前,美国最新《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众议院版本)中提出,在2012年后,如果进口产品产地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美国同行业的排放量,则总统有权对这些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这项被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幕僚长史密斯看做“历史上最大贸易保护措施”的提出,引发了世人的忧虑。
  樊纲提醒决策当局,美国作为发达国家,能够占领低碳经济的话语权、制高点是值得中国高度关注的,贸易保护主义,包括“碳贸易保护主义”和“碳贸易歧视主义”也正在发展,美国“碳税”或将成为打击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一项工具。
  樊纲所在研究小组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政策建议,如果美国实行“碳关税”,中国就应该马上在国内实行碳税。“反正出口受影响了,宁可我们自己收税,这个税还可以在国内补贴我们的企业进行减排。”樊纲认为。
  “低碳经济”:全球经济新引擎
  在樊纲看来,“低碳经济”在全球正在形成大气候,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欧洲人最先发现了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讲,低碳经济意味着,不需要有新的技术,只要以现有的技术低碳替代高碳,就能产生一轮新的需求。在世人将低碳经济视为有价值的事情,开始愿意为其付费、买单,真正的市场需求购买力开始产生,新的增长点就开始产生了。
  美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次在奥巴马的财政刺激计划中,40%的支出和低碳相关。日本60%的支出和低碳相关。美国也加入了世界关于低碳经济共同努力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也会加入进去。
  在樊纲看来,尽管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争议,国与国之间仍然面临着担当共同但有差别责任的问题,但当世界上多数人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时(而且这件事是一个全球公益事业),你就不可能采取一种完全否定的立场。
  “当人们感觉到它是一个福利,是子孙后代的福祉时,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这个利益冲突会带来各方面的影响,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考虑的,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仍然在比较低的收入水平上继续发展,却已经被世界上一些人称为最大排碳国的国家,必须顾及到这些议论。”樊纲说。
  樊纲抨击了西方一些人士提出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是缺乏常识。其根据在于,按现在新的排放来看,也许中国现在是最大的,但(让)全球变暖,在大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90%是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排放的。因此,所谓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应该是按照历史的、人均的排放,大家来界定各自的责任是多少。
  然而,所有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减排的责任,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技术会转向减排,市场正在形成,趋势正在形成。
  在樊纲看来,中国增长走到了今天,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重要挑战。而对中国的企业来讲,如何占领这个市场、开发这个市场,是一种机遇。
  应对美国“碳关税”壁垒:
  不能只是说“不”
  然而,最近一段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引人警觉。
  美国行政当局最近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案,而作为保守势力的共和党则提出,要想通过这个方案,就要在里面加上“在国内实施低碳政策,在边境上实行边境调节税,对进口的含碳排放的产品要实行关税惩罚”。
  一旦美国采取“碳关税”等措施,会引发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出口就会受损。而中国的企业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美国则有可能拿税款去补贴它的企业进行减排,提高竞争力。
  樊纲认为,碳关税完全不符合国际公约,也不符合WTO的规则。“面对正在形成的压力,光说‘不’是不够的。”
  “强权国家不会去关心你的发展问题,只有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它。我们也应该考虑如何去占领制高点、占领话语权,而不总是被动地在那儿说“不”,因为即使这样它也仍然会执行、仍然会采取措施。”樊纲说。
  对于以国内的碳税来应对美国的碳关税,有人形象地比喻:那是别人想拿大刀来砍我们,而我们先把自己砍倒的“自杀行为”。目前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排放需要争取。
  “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征收碳税不是砍我们的肉到别人的锅里去煮,反过来肉被别的国家割去,他实行碳税还是影响我们的出口。”樊纲对此的观点是,自己割肉,但这块肉还在我们自己的锅里,还可以用它来支撑企业的发展,来弥补企业的竞争力
  美国提出碳关税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逼迫中国接受可量化的减排,一旦在国内征收碳税,有人担心会给美国人以借口,“减排是可以量化的。”
  据了解,樊纲和他的研究小组提出的方案中,根据碳交易世界市场的价格适当向企业征碳税。“调整结构,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展的权利,我们要继续利用能源,使用煤炭。”在樊纲看来,由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实施资金转移减少碳排放,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如果能够转移更多的资金,我们可以做更多的减排,因为发展的权利是没有上限的。”
  当前任何国家实行碳税都是在一揽子的税收改革当中实现的,而且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总税赋会高。“加了碳税,可能减了别的税,比如企业所得税或者其它一些税收,劳动保护的付费等会做出调整,在征税环节上有很多文章可做。”樊纲表示。
  WTO规定中征收碳税是合法的,但WTO有一个规则,即不能对同一个东西进行双重征税,如果我们已经征收碳税,其他国家就没有理由进行二次征税。
  “我们在自己发展的基础上征税,恰恰打消其他国家征碳税的理由,因为这不再是合法的。”樊纲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3 22:43:54
新闻背景——碳关税
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
09年3月,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提出,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
6月上旬,在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有部分美国代表提出了对华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意见。与此同时,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碳关税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范例,但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在本国范围内征收碳税。

影响
从中国对美贸易的总体情况来看,美国“碳关税”的征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均将产生负面影响,比较而言,对美出口的影响要略大于进口的影响。

出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近1.7%,当关税上升为60美元/吨碳时,下降幅度增加为2.6%以上;

进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中国对美国进口下降1.57%,当关税上升为60美元/吨碳时,下降幅度增加为2.59%。

除却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外,美国对华征收碳关税还将对中国就业、劳动报酬以及居民福利造成负面效应。

  
政府表态
商务部2009年7月3日表态称,在当前形势下提出实施“碳关税”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征收“碳关税”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这种做法违反了WTO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商务部称,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向持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立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4 09:33:42
其实,才持续发展来看应该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4:40:31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