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当中很多争执都是词语搭配不当造成的。
经济自由——你做什么工作自己说了算,你赚到的钱怎么花自己说了算。相反,这些活动要由别人投票决定,就叫做经济民主,你消受得起吗?
政治民主——公共事务一定要以规则为重,而规则应该由民主程序制定。没有规则,大家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就会被侵犯。例如议事会议上某个人冗长发言,等于剥夺别人的发言权。政治自由,听起来很美,实际上没有意义。
文化保守——文化是价值观的载体。文化的形式会变迁,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基本判断不会改变。传统文化经过前人长期筛选,有害成分较少。无论儒佛道,还是耶犹印,剔除超自然部分,剩下的价值观其实大同小异。而近世打着“科学”“进化论”“优生学”“新文化”“文化革命”旗帜的东西,往往夹带着对人类有害的价值判断在里头,危害可能一时没有充分暴露。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东西方所有传统宗教当中,超自然因素最少的一种,与现代科学和世俗生活冲突最小。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国家现代化过程比其他文化顺利得多,有人可能不同意这个判断。别忘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欧洲发起的,中日参战是被裹挟进去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恐怖主义,都起源于儒家圈之外。原因是剔除超自然因素之后,西方文化在寻找新的终极价值时走了岔路,而中国春秋时代就把问题解决了。
今天看来问题很简单,可是当年的民国思想家,尤其是左翼思想家,在上述问题上是相当糊涂的,例如张东逊。经济民主,政治自由,文化改良,是那时候文化人爱操弄的热门词组。导致中国当了西方文化的殖民地、试验田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