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曾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在2020年前,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随后,浙江省、河北省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资金支持政策。
2017年1月的“千企千镇工程”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明确指出“特色小镇要坚决防止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不久后,5月26日,住建部发布关于第二批特色小镇推荐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不得推荐“存在以房地产为单一产业,镇规划未达到有关要求、脱离实际,盲目立项、盲目建设,政府大包大揽或过度举债,打着特色小镇名义搞圈地开发,项目或设施建设规模过大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建制镇”。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首批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和相关政策发布以来,已有多家房企发布了小镇战略,陆续有万科、绿地、碧桂园、美好置业、南山控股等上市公司披露了涉足特色小镇建设的计划。
房地产商介入,会使住房成本、土地成本、生活成本、创业成本、融资成本等大幅度增加,客观上将抑制特色小镇的发展。而且,通过盖房建成小镇容易,但产业导入难。房企一般缺乏引入实体产业的资源,也缺乏运营实体企业的经验,而一旦城建起来了,产业却发展不起来,形成不了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就会重新回到出售物业以平衡开发资金的传统道路。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特色小镇发展中,需要做到产业主导、规划先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应该用好PPP模式,引导房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来,先促进人口的集聚,然后再根据需求进行房地产开发。
对于已开发多个小镇项目的蓝城集团来说,云栖小镇、乌镇雅园均是成功案例,其子公司蓝城梧泉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克俭表示,目前蓝城集团特色小镇农业小镇、文旅小镇和生活小镇三种模式。特色小镇强调产城融合,其中房地产商的优势就在于“城”部分的开发和运营,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转为运营商。
但特色小镇呈现投入大、周期长、融资难和运营能力难等特点,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特色小镇之路将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